第85章 盛京秋闱添墨香,众人筹怡红诗会
第85章 盛京秋闱添墨香,众人筹怡红诗会 (第2/2页)乔章林好奇地走上前,小心翼翼翻开,刚看了两行,眼睛就直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他喃喃念出声,指尖激动得发颤。
“这、这意境……”
言辞虽然直白,却饱含思乡之情的热烈!
杜元介也凑过去,目光落在下一页,瞳孔骤然收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等气魄,怕是百年前的诗仙在世也不过如此!(南齐诗仙,不是李白)
两人一页页翻下去,时而扼腕叹息,时而击节赞叹,连呼吸都变得急促。
册子里的诗词长短不一,或婉约或豪放,却字字珠玑,看得二人眼花缭乱。
有写边塞风光的,有叹儿女情长的。
还有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句子,更是让两个读书人热血沸腾。
“念姐,这、这都是您写的?”
乔章林抬头,连声音里都带着颤。
“我哪有这学问。”
时念含糊应下,总不能说这是千百年后的文化瑰宝。
“都是蓝星前辈的佳作,我不过是翻译过来罢了。”
她将册子合上,推到两人面前。
“这些日子,就劳烦二位教大家认认这些诗词,不用全背下来,至少得知道几句名句,能接得上话就好。”
乔章林和杜元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狂热,忙不迭点头。
“分内之事!念姐放心!”
就在这时,后厨的吴婶搓着围裙上前,脸上带着为难。
“阿念,那我们后勤处的人……也得学这个?”
她身边的两个厨娘和几个杂役都低下头,脸上都透着苦色。
前阵子跟着念一他们学认字,已经耗尽了她们不少力气,如今还要学这些弯弯绕绕的诗词,实在是强人所难。
“吴婶,”
时念走下戏台,走到她面前,声音放软了些,“不用你们学多深。”
她拿起册子,翻到写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那页。
“像这种,你们知道意思就行。”
“若是学子们聊起来,你们能随口说上一句,显得咱们院里处处通文墨,就够了。”
吴婶愣了愣,琢磨着这话也在理,脸上的愁苦散了些:“就、就懂这点皮毛?”
“对,懂点皮毛就行。”
时念笑着拍了拍她的胳膊。
“咱们院里的包子做得好,茶水沏得香,再加上你们能说句‘粒粒皆辛苦’,保管那些客人们耳目一新。”
众人闻言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意。
不用死记硬背就好,不然真要愁得睡不着觉了。
时念站上戏台,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声音清亮如钟。
“三日后的诗词大会,咱们要让全盛京的人都知道。”
“怡红院不是烟柳之地,是能容得下笔墨书香的风雅场所!”
“到时候,咱们设三个擂台:一个比诗,一个对词,一个猜谜。”
“优胜的客人,赠送一本《蓝星诗词集》的抄本,再送三场雅间戏票!”
“好!”
阿福第一个叫好,巴掌拍得震天响。
姑娘们和伙计们也跟着欢呼,眼里闪着期待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