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设立监察之制!
第135章 设立监察之制! (第1/2页)“为什么不呢?”
叶凡反问,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咱们完全可以仿朝廷之制嘛!”
“就在这些获得资格的商户之中,设立‘监察之制’!”
“监察之制?”
朱标眼睛一亮。
“对!”
叶凡肯定道,“由朝廷,具体来说,就由都察院,直接委派御史,常驻这些商户的制盐工坊和售卖点!”
“这些监察御史,不归地方管,直接对朝廷,对殿下你负责!”
“他们的职责,就是盯着这些商户的一举一动!”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而且,要立下票据!”
“这些商户,每一次购买制盐的矿料,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必须有清晰的账目记录,存档备查!”
“同样,他们每一次售出雪花盐,卖了什么价,卖了多少,也得有详细的账本!”
“这两本账,要能对得上!”
“如此一来,他们想虚报成本,偷漏税款,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叫……账实相符,流程可控!”
朱标听得心潮澎湃,豁然开朗。
这简直是一套完整的,环环相扣的监管体系。
从源头的资格审核,到过程的秩序维护,再到后续的长期监督,几乎将所有可能的漏洞都考虑了进去!
他激动地抚掌:“妙!太妙了!”
“老师此策,可谓万全!”
“如此一来,学生便放心多了!”
他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老师,那这拍卖事宜,千头万绪,由何人主持最为妥当?”
“学生是否需要亲自……”
叶凡打断了他,用一种“这还用问”的眼神看着他!
“陛下不是已经安排了刘伯温全权负责推广新盐吗?”
“此事舍他其谁?”
“他本身就是御史中丞,执掌风宪,由他来主持拍卖,名正言顺!”
“更何况,这后续的监察之制,也需要他都察院的人来执行,让他从头就跟进,最是合适不过。”
朱标彻底安心了,心中对叶凡的敬佩无以复加。
他站起身,对着叶凡郑重一礼:“听老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学生知道该如何做了!多谢老师!”
看着朱标来时忧心忡忡,去时步履坚定,成竹在胸的背影,叶凡重新拿起那块软布,继续擦拭他的琉璃盏。
嘴里轻轻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
……
夜色深沉,东宫却依旧灯火通明。
朱标刚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从叶凡府上回来,脑中还在反复推敲着拍卖的各项细节。
一名宦官便脚步轻快地入内禀报。
“殿下,工部遣人来报,言说奉陛下旨意,为东宫筹建三大营所备之匠师五十人,已全部遴选完毕,随时听候殿下调遣。”
“此外,陛下亲命挑选的三千精锐将士,亦已在京郊大营集结完毕,名册在此,请殿下过目!”
宦官说着,将一份厚厚的名册恭敬地呈上。
朱标闻言,微微一怔,脸上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这么快?
他下午才将抽调兵员和匠师的章程发下去。
这连半夜都不到,人和名册就都备齐了?
工部以往办事,何曾有过如此效率?
他接过那沉甸甸的名册,翻开粗略一看,里面不仅罗列了三千兵士的姓名、籍贯、所属原部队。
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履历和特长标注,详尽得超乎想象!
那五十名匠师的名录也是如此。
后面还附注了各自擅长的技艺领域。
一丝疑虑在他心头闪过!
但这疑虑很快便被一股暖流和更重的责任感所取代。
他想起父皇在武英殿那看似严厉却充满期望的眼神,心中豁然开朗:“是了!定是父皇!”
“希望我能尽快成事,有所作为!”
这无声的扶持,比任何言语的鼓励都更让他感到肩头沉重,也让他斗志昂扬。
他绝不能辜负父皇这片苦心!
“父皇隆恩,儿臣感激不尽!”
朱标对着皇宫的方向,郑重地拱手一礼!
随后,他收敛心神,脸上恢复了一贯的沉稳,对那传令的宦官吩咐道:
“传孤的令,着那五十名匠师,明日一早便至东宫划定的工坊集结,所需一应物料,皆由东宫支应,命他们即刻开始,全力钻研,打造新式火器!不得有误!”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