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还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第12章 你还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第1/2页)马皇后刚离开不久。
殿外便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毛骧去而复返,垂手肃立在殿门处,低声道:“陛下,臣有要事奏禀。”
朱元璋正拿起筷子,闻言又放了下来,恢复了一派帝王的威严:“讲。”
“其一,”
毛骧声音平稳,却字字清晰。
“韩国公李善长,今日午后曾欲前往御史台,‘关心慰问’因陈怀义之事受惊的诸位御史,言称要替他们‘压惊’。”
“然,被御史中丞刘大人以‘台谏之地,不敢劳烦相国’为由,婉言谢绝了。”
“呵!”
朱元璋鼻腔里发出一声极轻却极冷的嗤笑,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鹰隼。
“他李善长倒是会做好人!”
“御史台不属六部,不归中书省管辖,虽官职卑微,却有监察弹劾之权,直属于咱!”
“他去关心慰问?他凭什么?”
“他这是想替咱行使恩威,是想告诉满朝文武,他李善长不仅能管着中书省,连咱的耳目喉舌,他也能插上一手?!”
“真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不够他舒坦的?!”
叶凡对李善长那“自污以求安”的评价瞬间浮上心头!
此刻听来,却更像是一种狡黠的伪装。
朱元璋眼中寒光闪烁,杀意隐现。
“其二,”
毛骧仿佛没有感受到皇帝的怒意,继续禀报。
“御史中丞刘伯温刘大人,呈上了祈罪折子。”
“言及属下御史陈怀义,狂悖犯上,乃其驭下不严,教导无方之过,恳请陛下治罪。”
朱元璋接过内侍转呈上来的奏折,快速扫了几眼。
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讥讽笑容。
随手将奏折扔在桌上!
“哼!好一个刘伯温!好一个以退为进!”
“他这是借着请罪,试探咱的口风,巴不得咱顺水推舟,免了他的官,让他回青田老家继续当他的隐士高人去吧?!”
他手指敲着桌面,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越是如此,咱越是不让!”
“他想躲清静?门都没有!”
他沉吟片刻,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抬头问毛骧。
“二虎,杨宪治理扬州归来,有多长时间了?”
毛骧略一思索,回道:“回陛下,已有半月有余,扬州府在其治理下,政绩斐然,百姓称道。”
“嗯……”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是该给他些赏赐,也不能总让功臣闲置。”
“传咱的旨意,擢升杨宪,入中书省做事!!”
毛骧心头微微一震!
杨宪是刘伯温的学生,以干练酷吏著称。
而中书省是李善长的地盘,李善长与刘伯温又素来不睦……
陛下此举,简直是将一块烧红的烙铁直接扔进了油锅里!!
果然,朱元璋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孩童恶作剧得逞般的兴奋光芒,自顾自地低语道:
“杨宪这小子,是个干吏,也是个酷吏,眼里揉不得沙子。”
“他进了中书省,必定看不惯那帮人的做派。”
“他又是刘伯温的学生,李善长那老狐狸少不了要给他使绊子……”
“嘿嘿,到时候,咱就坐看他们斗!”
“看看到底是浙东的谋算厉害,还是淮西的根底扎实!”
他甚至能想象到,杨宪大概率会以为这是老师刘伯温在暗中运作,却不知这一切都在他朱元璋的掌控之中。
“臣遵旨。”毛骧压下心头的波澜,领命。
“还有何事?”
朱元璋见毛骧还未退下,便知还有下文。
毛骧的神色变得愈发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
他深吸一口气,才低声道:“陛下,您先前命臣查探朝中军中…所谓‘义孙’之事……”
“嗯,查得如何?”
朱元璋端起茶杯,随口问道。
“据臣初步查证,各级将领、官员所收义子,以及义子再收之义子……”
“层层叠叠,人数…恐不下数万之众……”
毛骧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微不可闻!
“噗——!”
朱元璋刚喝进口的一口茶猛地喷了出来,呛得他连连咳嗽,脸都涨红了!
他霍然起身,眼睛瞪得如同铜铃,死死盯着毛骧,声音都变了调:“多少?!你给咱说清楚!多少?!”
“恐…恐不下数万……”
毛骧硬着头皮重复道,头埋得更低了。
“数万?!!”
朱元璋像是被一道惊雷劈中,踉跄着后退半步。
脸上先是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随即化为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寒和后怕!!
他猛地想起叶凡在狱中那讥诮的语气——
“你父皇的义子收了义子,不就是你的义侄?你父皇的义孙!”
当时只觉是笑谈,是夸张!
没想到……没想到竟是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