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火柴诞世:磷硫初燃破昏冥
第22章火柴诞世:磷硫初燃破昏冥 (第2/2页)几天后,第一批火柴终于成功制作出来了!虽然外形粗糙,但成功率相当不错。
向拯民决定,先在施南府城内试销。他在府衙旁边设了一个小铺面,挂出的招牌很简单,就两个字——“火柴”,下面画了一根燃烧的小木棍图案。价格定得很亲民,几文钱就能买一包。
开业第一天,铺子前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大家看着柜台里那些小木棍,议论纷纷,将信将疑。
掌柜的(由覃玉指派的一个识字的流民担任)也不多废话,拿起一根火柴,当着众人的面,在柜台边特意准备的砂纸上一划——
“嗤——”
一朵明亮的小火苗应声而起!
“着了!真着了!”
“就这么一划拉就着了?!”
“神了!太方便了!”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惊呼声、赞叹声响成一片!
“给我来一包!”
“我要五包!”
“给我留点!”
几乎是在一瞬间,准备试销的几百包火柴被抢购一空!后来的人只能捶胸顿足,追问什么时候再有货。
这小小的火柴,以其无与伦比的便捷性,瞬间征服了施南府的百姓。它迅速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品,甚至开始取代火镰火石,成为“取火”的代名词。由于它价格低廉,实用性强,消耗又快,很快就在民间形成了一种稳定的需求,为向拯民带来了第一笔可观且持续的现金流。
“这东西,简直就是‘民生硬通货’啊!”覃玉看着账本上不断增长的数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有了这笔收入,学堂的经费、士兵的饷银、工程的投入,就都有了着落。
火柴的成功,不仅带来了经济利益,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政治效果。许多原本对向拯民这个“空降守备”持观望甚至抵触态度的普通市民和小商人,因为这实实在在的生活便利,对他的看法开始改观。觉得这个新守备,好像真有点本事,是在为老百姓做实事。
而雪魄守护火柴作坊的故事,也被人们津津乐道。都说这白虎不仅是战神,还是“财神”,守护着能给大家带来方便的“神火”。
作坊的生产很快走上了正轨,规模不断扩大,招募的流民也越来越多。覃玉制定的“按劳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而那些学徒,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学得格外认真。
看着作坊里忙碌而有序的景象,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即将通过商队发往各地的火柴,向拯民知道,他在施南府的第一步,算是真正迈稳了。
这小小的火柴,就像它在黑暗中划亮的那一簇火苗,虽然微弱,却照亮了一条通往自给自足、发展壮大的道路。它不仅驱散了人们取火的麻烦,也驱散了笼罩在向拯民团队头上的财政阴云,更在潜移默化中,点燃了施南府百姓对新官府的一丝信任和期盼。
雪魄依旧每日在作坊外安静地巡逻,偶尔停下来,看着那些进进出出、脸上带着笑容的工人,它的尾巴会轻轻摆动一下,仿佛也在为这小小的成功而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