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国际文学交流论坛
第109章 国际文学交流论坛 (第2/2页)顾远在这三天,可谓是真正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从第四天开始,来自全世界的思想碰撞正式拉开大幕。
顾远紧跟在唐老左右,跟随其参加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圆桌讨论。
“最深的创伤往往不是记忆,而是遗忘的意愿。”
一位来自欧洲的女学者平静地反驳之前一个持有“创伤的关键是记得痛苦”观点的作家。
“我认为,人明知痛苦却拼命想擦掉这段记忆的本能,才是最关键的创伤。”
“这种想忘却忘不掉的拉扯,才是最折磨人心的力量。”
“因此,最高级的叙事,有时不是复原那个悲剧的现场,而是去描绘那个被刻意遗忘的空洞本身。”
他们在会上不断讨论,顾远在一旁听的如痴如醉。
他感觉自己现在的状态就是空有一身强大足以贯穿世界的力量,却没有能够将其彻底施展出来的招式。
而现在每学习一个有关创作的理论知识,就相当于解锁了一个新的施法技能。
“令其永远活在痛苦的自我欺骗里……”
顾远坐在一旁拿着小本本认真地记录着自己总结下来的感悟,蓦地一顿。
他感觉好像抓到了什么……
……
“怎么样,小远,这几天有什么感悟?”
为期七天的论坛结束,唐老询问着弟子。
今天是他们待在利雅得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启程回国。
顾远如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收获,其成果令唐老都有些诧异。
“只是……我感觉,关于我新作品的创作,好像还缺了点什么关键的东西……”
唐老抬眼看向满脸困惑的顾远,微微一笑:“创作这事儿,最讲究临门一脚的契机。”
“这契机不是求来的,是等出来的,急不得,顺其自然就好。”
“你现在不用想太多,先将这些天攒下来的收获与感悟消化吸收,说不定哪一天,该来的就都来了。”
顾远只能点点头,回到自己房间内。
按照顾远原本的想法,是想要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自己的保送作品。
但是这些天他从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师级人物的分享中获益匪浅,迫不及待想写一篇作品来实践应用一下。
但关键是,写什么?
在他的记忆里,无论是《活着》、《悲惨世界》亦或者是《挪威的森林》都完美呈现了那些理论。
但缺少了最关键的契机,那就是为什么写它?
毕竟和故渊的出版书不同,作为竞赛保送作品,你必须将自己的灵感来源讲的一清二楚。
哪怕你是喝醉后爬上房顶看星星得出来的灵感,你只管说出来。
是否合理自有组委会去评判。
毕竟没有哪部作品是可以凭空浮现的。
至于顾远面对唐老时,那副“在等最关键灵感”的姿态,当然是伪装的。
他心里真正在等待的,是一个能让自己顺理成章写出作品的理由。
“孔哥,陪我出去转转呗。”
顾远决定出去转转,万一就是在今天找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