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工农营
第二十八章 工农营 (第1/2页)清晨时分,齐函换上了工农会民兵的号衣-一件鲜红色的马甲,上面用明黄色画着镰刀、斧头交叉的图案。
这件号衣是刘岩亲自设计的,一开始众人都对这种图案有些抵触,认为不伦不类,但是刘岩坚持己见,一段时间下来众人也觉得好看起来。
现在刘岩的财力不足,也没有太多的工匠,就只能给众人统一号衣、鞋袜这些,铠甲什么的是没有的。
但是即便如此,齐函等饥民出身的新兵也非常满意了,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转眼到了九月底,便按照命令与各村的村小队汇合,开始接受整编。
刘岩经过深思熟虑,将工农会民兵的建制进行了调整,在总一级之上设置部级-营级,一总指挥官成为总长,部级指挥官称为校尉,营级指挥官就是都尉。
按照现在的兵力情况,刘岩将甲总、乙总扩编为甲部、乙部,将饥民新兵补充进来,剩下的新兵和各处村小队整编为丙部,三部合编为工农营。
如此算上各级指挥官直属的辎重兵、传令兵、夜不收等,一部兵力在一千八百人左右,工农营的总兵力超过六千人!
此时原甲总、乙总兵力有将近九百人,各处村小队有一千三百多人,加上陆续招募、训练的饥民青壮将近四千人,兵力上完全足够。
不过刘岩也面临一些难题,
第一就是装备问题:这六千人平日里人嚼马喂消耗巨大,再加上每月的军饷也有三千几百两银子的支出,从赵家抄出来的钱粮已经基本见底了,就算有肥皂工坊的收益接着,刘岩也觉得捉襟见肘。
第二个问题就是装备了:现在丛蒙山矿场的铁匠铺几乎是日夜忙碌着,韩三里已经立下军令状,十五天内打造足够的长枪和腰刀。
工农营现在也只能武装成一支“长枪部队”,至于火器和铠甲,只能靠将来慢慢研发、打造,或者是从战场上缴获了。
“只是敌人是谁?”
在刘岩的规划中,短期内不会是明军,现在朝廷的矛头集中指向流贼大军,关外还有后金虎视眈眈,自己没有必要过早的举旗招惹火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于是刘岩将小股流贼、周边贼寇作为自己近期的进攻对象,必须让工农营经历战火,否则训练再严苛,也是纸上谈兵,经不起大风大浪的。
“齐函!”
肥皂工坊外,齐函和同一队的十名新兵跟着大队人马行进着,前往丛蒙山下的一处临时营地,新任丙部校尉的陈大山正站在一处高坡上“指点江山”。
此时齐函羡慕的望着坡上的校尉大人,心中暗道:“什么时候我也能这么威风?”
“齐函!”
齐函此时被任命为队长,听到有人再次喊自己,急忙看去,只见是率领自己这一队的旗长贺从戎。
“旗长,何事?”
“你立即带人去肥皂工坊那边,上面发下来一批长枪,你带人全部领回来。”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