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审问军使,出发随州
第311章 审问军使,出发随州 (第2/2页)随州就是现在的随州市,在襄阳旁边,隔着不远,而且在东南边。
武松挥挥手,军使被拖下去。
吴宣文走到中间,对着武松跪下磕头:
“小的失职,请枢密使责罚。”
身为襄阳城知州,治下的军使违背军令,半夜开门,他有责任。
武松说道:
“底下人胡来,你如何知晓,起来说话。”
吴宣文磕头谢过,这才起来。
案子审问明白,武松起身回了里面。
当晚,吴宣文为武松接风洗尘,就在襄阳城住下。
到了第二天,武松签发军令,襄阳城五千禁军全部集结,跟随武松南下江陵府。
同时从当地的厢军中,挑选三千人,一起跟随禁军南下。
枢密使亲自到了,襄阳城的军队火速调动。
襄阳北面是南阳盆地,东南面是江汉平原,但是这些地方都是水系众多的地方,打仗以步兵为主。
所以,襄阳城的驻泊禁军也以步兵为主。
这些军队,武松将禁军交给鲁智深统领,朱武为副将。
三千厢军交给徐宁统领,史进为副将。
八千军队从襄阳城出发,继续往南,进入荆门军地界。
此处本有八千禁军驻扎,因为江陵府形势紧张,大部分被调往江陵府,只留下两千多驻守。
武松让卢俊义一行人先往荆门军去,由他统领荆门军。
然后,大军在荆门军驻扎,同时派人打探消息,摸清楚贼寇的底细,然后再进兵。
武松对自己的武艺很自信,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勇敢不是鲁莽。
卢俊义和鲁智深、史进、徐宁一行人继续往南,进入荆门军,武松自己却带着李二宝、时迁往东走。
他的目标是东边的随州。
武松脱了官服,只穿着一身青色直裰,带着李二宝、时迁,骑着黑鬃马,带着几箱子书,扮做进京赶考的书生。
李二宝不是很理解,为甚么武松要去随州。
时迁嘿嘿笑道:
“二郎想去会会那扎火囤的。”
李二宝越发不解了,说道:
“主人堂堂枢密使,为何要理会那扎火囤的?”
武松说道:
“江陵府大乱,那行人从江陵府来,还能做圈套骗钱财,或许有些本事。”
“便是再有本事,也不值得主人亲自去,我带人去将他们捉了便是。”
武松笑了笑,说道:
“那些个专骗我等读书人,着实可恨,我也想会会他们。”
江陵府的贼寇声势浩大,战斗力可能并不弱。
大宋军队最大的问题就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军队刚刚从地方征调,将领对士兵不熟悉,士兵对将领也不熟悉。
武松让卢俊义他们在荆门军暂作停留,就是让将士相互熟悉。
同时,也让戴宗有空搜集情报。
狮子搏兔,尚尽全力,不能掉以轻心。
至于武松自己离开,是想让罗龟年放松警惕。
罗龟年是蔡京的人,武松一定会对付他。
罗龟年也知道武松会对付他,肯定在想法子。
武松暂时离开,让罗龟年松懈,到时候武松好下手。
武松是枢密使,罗龟年也是知州,朝廷命官,没有十足的理由,武松不能杀他。
宋太祖赵匡胤定过规矩,皇帝轻易不能杀文官。
所以,武松也不好轻易杀人。
当然,还有一个缘故,那些人太恶心了,针对读书人下手,着实可恨,武松想收拾他们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