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7章 不是战术是战略
第 537章 不是战术是战略 (第1/2页)大讲堂内寂静很久,这寂静并非空洞,而是被巨大的信息量和超前的理念冲击后,思维急速运转的声响。
几秒钟后,如同积蓄的洪水冲开闸门,热烈、经久不息的掌声骤然爆发,淹没了整个讲堂。
学员们,尤其是那些参谋系和后勤系的学员,眼神中充满了兴奋与震撼,仿佛看到了一扇全新的战略之门在眼前打开。
然而,在掌声之外,坐在后排一同听课的教育长、各教研室主任以及几位资深老教员,他们的反应则更为复杂和审慎。
他们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有人微微颔首表示赞赏,有人则眉头紧锁,陷入沉思,还有人下意识地轻轻摇头,似乎觉得这番论述过于“理想化”甚至“激进”。
院长,此刻正安静地坐在教室一侧,双手交叠放在身前,脸上依旧是那副惯有、沉稳如山岳的神情。
他深邃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讲台上的陈朝阳,似要透过这激昂的话语,看到其背后更深层的逻辑与可能的局限。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他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两笔。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带着激动和思考陆续离开。
陈朝阳也向院长及诸位同仁敬礼,颔首示意,随后便转身离开。
教学任务的结束,对他而言,从不是一段思考的终止,而是另一场更为艰巨的实践的开始。
一边是围绕战略与未来的思想激荡,另一边,则是汉东新生的工业旷野。
院长并没有立刻起身,他示意教育长和几位核心教员留一下。
“都谈谈吧,对朝阳同志今天这堂课,有什么看法?”院长的声音平和,听不出明显的倾向性。
一位以战术研究见长的教员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保留:
“院长,陈主任的这番‘大后勤’、‘国防有机体’的论述,气魄很大,眼光也很长远。
但是……恕我直言,是不是有点过于超前了?
我们现在面临的最紧迫问题,还是如何应对朝鲜战场上的立体化战争,如何尽快让部队熟悉苏式装备,形成战斗力。
这套理论,听着美好,但落实起来,需要整个国家工业基础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性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担心,会不会有些‘好高骛远’?”
另一位负责后勤教学的教员则持不同意见:
“我不完全同意。
陈主任的观点恰恰点中了我们后勤建设的痛点和未来方向!
我们在朝鲜,吃的亏还少吗?
装备零件不通用,物资标准混乱,地方支援体系不畅……
这些问题,用传统后勤观念根本无法彻底解决。
必须要有这种顶层设计和系统思维,我认为,‘大后勤’理念,应该尽快纳入我们后勤系的教学大纲,至少作为高级指挥员的研讨内容。”
教育长综合了各方意见,谨慎发言:“院长,陈朝阳同志的课,启发性极强,颠覆了很多人对后勤工作的传统认知,
这对于开阔学员视野、培养战略思维非常有好处。
其核心理念,与我军‘人民战争’思想一脉相承,但又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技术视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