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2章 质量隐患与商机
第一卷 第152章 质量隐患与商机 (第2/2页)“两件事。”林凡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想办法,不着痕迹地多弄点那个工地上使用的钢材样本,不同批次、不同规格的都要。我们需要更确凿的证据。第二,摸清楚那个商业中心项目的投资方背景,以及特区主管建设工程的关键部门是哪个,负责的领导是谁。我们要找,就得找能拍板的人。”
“得令!”韩春明眼睛一亮,这种搞情报、走门路的事情正是他的强项,“样本好办,我找几个本地的小兄弟,假装收废品的或者去工地打零工,准能弄出来。至于领导嘛……我打听打听,应该能找到门路。不过……”他搓了搓手指,做了个数钱的动作,“这打听消息、牵线搭桥,可能得花点这个……”
林凡点点头:“该花的钱不要省,账记清楚就行。我们要的是效率和结果。”
接下来的两天,考察团按照原计划继续参观其他工厂和市场,但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那件“钢材疑云”。林凡则和韩春明秘密行动着。
韩春明果然路子野,没两天,他就弄来了好几段不同规格的螺纹钢样本,甚至还搞到了一张那个商业中心项目指挥部的人员结构简图。
林凡拿着那些样本,找了个机会悄悄去到特区一家规模不大的金属材料检测站,花钱做了加急的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出来,印证了他的猜测——这几份样本的碳锰含量配比不合理,硫磷等有害元素含量偏高,导致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虽然勉强接近标准下限,但延伸率(塑性指标)和耐腐蚀性能明显低于国家标准要求!属于典型的“勉强合格”甚至“以次充好”产品!
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检测报告,林凡知道,他们掌握了关键证据。同时,韩春明也带来了消息,打听到了特区建设指挥部一位姓王的副总指挥,是主管材料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实权人物,为人据说比较正派,但对工程质量要求极其严格。
“凡哥,打听清楚了,王指挥明天下午会在指挥部开会。咱们要不要直接去堵他?”韩春明跃跃欲试。
林凡摇了摇头:“不行,太冒失了。我们这样找上门,跟告黑状没什么区别,而且没有合适的身份引荐,人家未必重视。”
他在房间里踱了几步,忽然停下,对韩春明说:“春明,你能不能想办法,让我们以一个更正式、更让人容易接受的身份见到这位王指挥?比如……北方大型钢铁企业的技术专家,前来特区考察市场,顺便对本地建筑材料提供一些无偿的技术咨询?”
韩春明先是一愣,随即猛地一拍大腿:“高啊!凡哥!这招高!技术专家的身份,既显得专业,又不那么有攻击性!我这就去想办法牵线!正好我认识一个哥们儿,他二舅在指挥部办公室当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