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江湖暗涌,提前预警
第179章:江湖暗涌,提前预警 (第2/2页)亲卫咽了口唾沫:“要不要先下手为强?派兵围了这些地方?”
“你疯啦?”阿箬瞪眼,“江湖人最讲究面子和规矩,你一纸公文带兵上门,等于扇人家耳光。到时候不用别人煽动,他们自己就得抱团跟你干。”
萧景珩点头:“她说得对。我们现在没证据,也没抓现行,贸然动手就是授人以柄。但也不能坐视不管。”
他眯起眼,嘴角忽地一扬:“既然他们讲‘江湖道义’,那咱们就按江湖规矩来——不兴兵,只‘走礼’。”
“啊?”亲卫没听懂。
阿箬却秒懂,咧嘴一笑:“懂了!送节礼!打着‘共护一方安宁’的旗号,给几个中立大派送上绸缎、药材、腊肉,外加一封亲笔信:‘近日风声紧,望诸君明辨是非,勿为宵小所趁。’”
“聪明。”萧景珩竖起大拇指,“既显得咱们大气,又暗戳戳提醒他们:我盯着呢。”
“而且。”阿箬眼珠一转,“光拉拢不够,还得分化。您不是说户部在拟《江湖行商免税试行条》吗?不如现在就放风出去——就说只要守法经营、不惹事的门派,未来都能享受税收优惠。”
萧景珩抚掌:“妙!利字当头,多少热血汉子都能变成算账先生。真有人想闹事,他的兄弟们先不答应——‘你造*反图啥?图以后多交三成税?’”
亲卫听得直咂舌:“这招……比打仗还狠。”
“这才叫高端局。”阿箬得意地翘起嘴角,“不动一刀一枪,先把敌人内部搞分裂。”
当晚,计划启动。
两队暗线悄然出发,潜入七州交界地带,任务明确:只听不说,重点摸排“谁在牵头议事”“哪些门派态度强硬”“有没有外来势力掺和”。
与此同时,世子府开始准备节礼清单,选的全是江湖人实用的东西——伤药、铁砂、弓弦、马鞍油,连腊肉都特地注明“不含官盐”,以免被人挑刺。
阿箬亲自监督打包,还给每份礼盒附上一张小笺,上面龙飞凤舞写着:“江湖不远,民心即道。南陵萧某敬上。”
萧景珩看了直摇头:“你写得跟菜市场告示似的。”
“接地气嘛!”阿箬理直气壮,“江湖人又不考科举,谁在乎你字美不美?关键是话要说到心坎里——‘民心即道’,听着多有境界!”
“你少给我整这些网络金句。”萧景珩哭笑不得,“上次‘萧青天’还没消停,现在又要来个‘江湖哲学家’?”
“那您想咋办?写首诗?‘江湖风云起,世子挥折扇’?”阿箬模仿说书腔调,“听众当场就能笑岔气。”
萧景珩懒得跟她斗嘴,转身继续批阅密报。
夜渐深,书房烛火未熄。案几上堆满了各地传回的零星消息,他一手执朱笔,一手按地图,圈出数个重点关注区域:云阳北岭、朔州渡口、河曲老镇。
每一处,都是江湖势力交汇的咽喉要道。
阿箬轻手轻脚进来,放下一碗姜汤:“别熬太狠,明天还得见户部的人呢。”
萧景珩嗯了一声,没抬头。
她看了眼满桌情报,低声道:“其实……您没必要什么事都扛着。燕王倒了,新政也推开了,您已经赢了一大半。”
“可真正的难处才刚开始。”他终于抬眼,“官场能用制度压,百姓能用实惠哄,但江湖——讲究的是‘义’,是‘名’,是‘一口气’。你不理解他们,他们就觉得你在羞辱他们。”
阿箬沉默片刻,忽然笑了:“那您就让他们知道,您不仅理解,还能玩得比他们更溜。”
萧景珩看着她,也笑了。
就在这时,亲卫匆匆进来:“大人,最新消息——河曲那边,有个武馆昨夜贴出告示,说要‘开坛论道,共商大计’。”
萧景珩手中的朱笔一顿。
笔尖悬在纸上,墨滴缓缓坠落,在“河曲老镇”四个字上晕开一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