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改革推进,成效初显
第178章:改革推进,成效初显 (第1/2页)第178章:改革推进,成效初显
萧景珩刚勒住马缰,那头受惊的老牛已经被巡街的衙役按住脑袋,四蹄乱蹬了几下,终于老实趴在地上。白菜萝卜滚了一地,小贩蹲着捡,嘴里还在骂:“谁家牲口不拴绳啊?吓死个人!”
他没下马,就坐在那儿看着,阳光照在肩头,暖烘烘的。
身后传来轻快的脚步声,阿箬从巷口蹦出来,手里还攥着半块糖糕,“哎哟我的爷,您可算消停会儿了!刚才那一出‘宣罪大会’我都看饿了——燕王都废了,您还不许我啃口吃的?”
萧景珩瞥她一眼,“你刚才是不是又顺了人家摊子上的糖油饼?”
“哪能呢!”阿箬挺胸抬头,“我这是拿铜板买的!童叟无欺,诚信经营!”
“那你嘴角这油花儿是打哪儿来的?”
“……风吹的。”
萧景珩懒得拆穿她,翻身下马,把缰绳甩给亲卫,“走,进宫。”
阿箬小跑跟上,“真去啊?皇上刚把你叫进去,你就又要主动送上门?不怕被关禁闭?”
“现在不去,以后就得天天去。”他边走边说,“燕王倒了,朝里空出一大片坑,没人填不行。总不能让那些老油条继续装死吧?”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宫门,内侍迎上来通报,说是陛下正在偏殿批折子,让他稍候。
萧景珩也不急,站在石阶上看了看天。晨雾散得差不多了,皇城屋脊连成一片金边,像是刚出炉的烧饼皮,脆生生地亮着。
没等多久,一道旨意下来:准南陵世子暂领“吏治整肃与民生调度”事宜,三日内呈报施政纲要。
阿箬一听,眼睛瞪得像汤圆,“好家伙,这不是让您当临时宰相吗?”
“别瞎叫。”萧景珩冷笑,“这是让我去捅马蜂窝。”
但他转身就召了户部和工部几个属官过来,站宫门外当场开会。
“听着,”他开门见山,“我要各州县粮储、役夫调配清单,三天内交上来。不准推诿,不准糊弄,更不准拿‘层层上报’当挡箭牌。”
底下官员面面相觑,有人想开口解释流程复杂,萧景珩直接打断:“流程复杂?那就砍掉一半。从今天起,推行‘六日通禀制’——小事六天一报,大事当天直递我案头。谁敢压件,我就让他卷铺盖滚蛋。”
一群人低头应是,心里嘀咕这世子怎么突然不纨绔了?
等他们走得差不多了,阿箬凑过来问:“真能行?这些老爷们可精着呢,表面答应,背地里照样磨洋工。”
“我知道。”萧景珩哼了一声,“所以我不光要制度,还要人盯着。你敢拖,我就派人蹲你衙门口,看你什么时候下班。”
阿箬乐了,“那我报名当监督员!每天拎个凳子坐户部大堂,嗑瓜子喊号:‘张主事,您的折子还没交哦~’”
“省省吧。”萧景珩笑骂,“你去南市转一圈,看看新政落地没。”
阿箬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保证比狗鼻子还灵!”
她这一去就是大半天。
傍晚时分才晃回来,脸上红扑扑的,眼里闪着光,进门就嚷:“成了!真的成了!”
萧景珩正伏案写东西,头都没抬,“什么成了?”
“全成了!”她一把推开窗,指着外头坊巷,“你知道现在南市啥样吗?以前那个破粥棚,天天被人霸着收‘入场费’,卖俩馒头都要孝敬管事一碗米汤。现在呢?官府接管了,每天辰时开锅,老弱病残优先,排队都不用塞钱!”
萧景珩笔尖顿了顿。
“还有税吏!”阿箬越说越来劲,“以前那些人跟土匪似的,看见挑担的就拦,三文钱硬要收五文。现在不行了,墙上贴了明码标价,谁乱收,百姓直接去巡检司告状!刚才我亲眼见一个税差多要两文,立马被拉下去打板子!”
她喘了口气,忽然压低声音:“最神的是,有个老婆婆跟我说,这月米价稳得很,家里娃总算吃饱饭了。她还不知道是你搞的,问我‘是不是新*皇*帝登基了’?”
萧景珩这才抬头,嘴角微扬,“那你怎么说的?”
“我说——”阿箬咧嘴一笑,“是咱们京城出了个‘萧青天’,专治各种不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