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旧雨重逢释前尘
第62章 旧雨重逢释前尘 (第1/2页)林望舒是个心思剔透的,见云娘与婆母这般情状,心知她们必有积年的体己话要倾诉,自己在此反倒不便。
她便寻了个由头,笑道:“母亲与云姨多年未见,正好说说贴心话。儿媳去看看煜儿今日的武课进益如何。”
说罢,便施了一礼,带着抚剑退了出去。
钱嬷嬷亲自为二人重新斟了热茶,也悄无声息地退至廊下,顺手带上了花厅的门。
她站在廊柱旁,望着庭院中抽新的绿芽,想起往事,不由得抬手用帕子按了按湿润的眼角。
见林望舒出来,钱嬷嬷忙上前几步,对着她深深一福,声音带着未曾散尽的哽咽:“老奴多谢少夫人。”
林望舒微微诧异,虚扶道:“嬷嬷这是何故?快快请起。”
钱嬷嬷直起身,眼中满是感激之色,低声道:
“少夫人不知,您今日此举,实在是了却了老夫人一桩沉积多年的心事。”
她略顿了顿,见左右无人,才压着声音将那段旧事缓缓道来。
原来周氏娘家远在岭南,当年其父在此为官,周氏与兄长随任在此住了六年。
与王老将军的婚事虽是联姻,但二人初见时便互相中意。
只是按照岭南旧俗,女方母亲为防女儿在婆家受委屈,总要预备一个知根知底的通房丫头一同过去,既作帮手,也算牵制。
彼时云娘与周氏情同姐妹,她生怕周夫人选了别有心计的人,竟自己主动求了这个通房的名份,为表决心,甚至主动和周母要了一碗绝嗣的汤药。
“那天大小姐,就是老夫人,不知怎的得了消息冲进来,一见那药碗,眼睛都红了,抬手就把药碗打翻了,还给了云娘一个巴掌。”
钱嬷嬷声音低沉,“老夫人不是气她争宠,是气她作践自己。老夫人早知道,云娘和城里君来客栈的少东家互相看对了眼,那药若真喝下去,这辈子可就毁了……”
周氏当即命人悄悄去请了王老将军过来。
王老将军闻讯,立刻在岳父母面前立下誓言,言明王家祖训,非四十无子不得纳妾,他既认定了周氏,便绝无二心。
周氏又立刻让人速去通知那客栈少东家,让他赶紧上门求娶,生怕自己父母为了平息这场风波,随意将云娘打发配了人,并让王老将军派人暗中看护,以免生出意外。
“事情办得急,从那日挨了巴掌后,云娘自觉愧对小姐,无颜再见;老夫人心里也堵着,两人竟再未私下说过话。”
钱嬷嬷叹道,“后来各自婚嫁,生儿育女,虽同在一城,却只有年节时云娘派人送些礼来,偶有信函,却从不肯见面。
老爷在世时,她们更是不好相见。老爷去世后,少了由头,就更……
前番少爷噩耗传来,云娘曾在府门外远远磕了头,老奴请她进来,她死活不肯,只哭着说没脸见小姐……
老夫人娘家早已回了岭南,如今在这北地,能称得上旧识知交的,除了老奴,也就只剩云娘了。
少夫人您今日无意间的安排,竟是解开了这纠缠三十多年的心结啊……”
林望舒默默听着,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她未曾想,自己一个简单的请求,背后竟藏着这样一段跨越数十载、饱含牺牲、愧疚与深沉情谊的往事。
她轻轻拍了拍钱嬷嬷的手背,温言道:“嬷嬷放心,往后云姨便是母亲的妹妹,常来常往便是。”
辞别钱嬷嬷,林望舒信步走向王煜平日练武的小校场。
周嬷嬷悄然退下,只余抚剑跟在身后。
校场中,王煜正绷着小脸,凝神屏息,拉开那张特制的小弓。
“嗖”的一声,羽箭离弦,虽未中靶心,却也稳稳扎在了靶子上。
旁边的黎小昕同样认真,他力道明显更大些,箭矢破空之声更厉,“夺”地一声深深钉入靶中,入木颇深,只是准头稍逊,略偏了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