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世道规矩,朝廷规制?
第十六章 世道规矩,朝廷规制? (第1/2页)崔家宅院,上百名衙役封锁了这里的每一个出口。
崔延和崔开坐在正堂的屋檐下,面色铁青地看着一口口大木箱被搬走,这些东西可都是他们“辛辛苦苦”从各处盘剥而来。
现在居然被那该死的县令全都搬走了,还美其名曰是清查罪证!
“大哥,这新县令疯的很,等下不会对我们动刑吧。”崔开有些担心地看向身边的崔延,他对陆承已经有些恐惧了。
“他不敢。”崔延站起身来,冷笑道,“小弟,你忘了,我们可是天生贵胄!国朝定制,天下郡望‘九姓十五家’之人犯案,皆由大理寺主审。
“就算我们派人袭杀那县令是证据确凿的事情,他也无权私自将我们缉捕审讯,只能将案情先上报给江州刺史或是江左观察使幕府,”
“对对,大哥说的对,是我有点慌了!”崔开闻言顿时笑了起来,连连点头道,“现任大理寺卿可是咱们的七姑父,少卿是咱们的堂兄,任他怎么上报都没用,哈哈哈!”
“道理是这个道理。”崔延点了点头,淡淡道,“不过,此事最好还是不要惊动七姑父,如今这浔阳县来的人越少越好。”
对清河崔氏来说,现在这个时间点,最好没有外面的人注意到浔阳县,以免节外生枝,影响他们对那座遗府进行探索。
“可那县令肯定会上报的。”崔开皱眉道。
“地方官只能上报一处,只需让他来不及上报给江左观察使幕府即可。”崔延看了一眼崔开,笑道,“就是要麻烦小弟你受些委屈了。”
“什么?”崔开愕然不解。
……
陆承带着岳钟来到崔家之后,却见到了他们意想不到的一幕。
只见崔延不知何时换上了一身浅绯色官服,腰间佩戴着一个精致的银色鱼袋。
而崔开则是被绳索捆缚着跪在地上,低着头一言不发。
绯袍,银鱼袋,五品?!
陆承见状眉头微微上挑。
跟在陆承身后的岳钟也是一惊,随即心中愤懑不已,暗道:“如县尊这般天下少有的英杰,散官阶也才八品,只能穿青袍,这纨绔子弟居然能穿绯袍,佩银鱼袋了!”
所谓的“散官”,其实就是锚定大齐官员品级的官,没有实际的职权,只代表级别地位和待遇,比如可以穿什么颜色的官服,领多少俸禄之类。
具有实际权力的称作“职事官”。
例如,陆承担任的职事官是正七品上的“浔阳令”,散官却只是正八品下的“给事郎”。
可以简单理解为让正科级干部去当县一把手。
职权虽高,但级别较低,只能穿对应八品的深青色官服。
而崔延穿的浅绯色官服,佩银鱼袋,意味着他虽然没担任实际职务,但享受五品的地位和待遇!
按制,陆承见了他就必须行礼,他若是外出归来,陆承还要率领所有属官迎接。
崔延很满意两人的反应,微微昂首,然后竟向陆承拱手行礼道:“皇齐朝议大夫崔延,见过陆县令。”
朝议大夫,正五品下的散官!
按照职事官可比散官高一品的惯例,崔延现在的品级地位,随时可以在朝堂上担任一部侍郎,或是去做牧守一方的刺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