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男主求赐婚
第一百五十八章 男主求赐婚 (第2/2页)他又掷下一本册子,封面上“赈灾实录”四字格外清晰:“功在社稷者,当受尊崇;德行兼备者,堪配良人。诸位大人只论门第,不论功勋德行,本末倒置,敢问是何道理?难道要让边关将士寒心,让天下善者灰心吗?”字字诛心,问得魏成等人面红耳赤,哑口无言。殿内再度陷入寂静,只有大宝清脆的声息还在回荡。
六、二宝补刀,机关为证
就在百官面面相觑之际,二宝也提着裙摆出列,他手中捏着一枚小巧的乌木遥控器,指尖轻轻一拨。只听殿顶传来“咔哒”一声机括响,一只木鸢突然从殿梁缝隙中俯冲而下,在百官头顶盘旋一周后,精准地将一只锦盒投在皇帝面前的龙案上。
锦盒盖自动弹开,里面的物件一一显露:一张幽云十六州布防图,边角盖着兵部尚书的大印,正是萧执复地后绘制的军图;一叠沈氏捐粮的收据,户部的红印盖得密密麻麻;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卷万**署的血书,上面密密麻麻的指印触目惊心,写着“沈氏仁心,愿为侯夫人;侯爷忠勇,愿护沈氏一生”的字样。
二宝弯腰从锦盒底部取出一张拓纸,声音寡淡却足够清晰:“此拓乃是萧氏宗祠七位长老亲笔所盖,凤血玉镯的纹路与拓纸分毫不差。长老们亲言,沈氏青萝贤德兼备,有仁心,有智计,堪为萧氏主母,足以匹配镇北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魏成等人,“诸位大人方才所言,是质疑镇北侯的功勋,还是质疑萧氏宗祠的决断,亦或是质疑这百万生民的心意?”宗室元老们面面相觑,再也吐不出一个“不”字。
七、三宝卖萌,抱腿杀
皇帝看着锦盒中的证据,捋着胡须若有所思,正要开口说话,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金铃叮当的声响。狼王驮着三宝,一路小跑而入,小团子今日穿着一身大红锦袄,头顶扎着两个小揪揪,一下狼背便踉踉跄跄地扑向龙椅,嘴里喊着:“皇帝爷爷,等等我呀!”
不等侍卫阻拦,三宝已经张开两只小短手,一把抱住皇帝的龙腿,仰头露出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杏眼湿漉漉的,像含着两颗晶莹的露珠:“皇帝爷爷,您就赐婚吧!萧叔叔最喜欢娘亲了,娘亲看萧叔叔的时候眼睛也会发光,他们互相喜欢,您不成全的话,就是棒打鸳鸯!”
童声奶气,却字字清晰地传遍大殿,皇帝愣住了,百官彻底石化,连萧执都忍不住勾了勾唇角。三宝见皇帝不说话,索性把小脸埋进龙袍布料里,声音软得发腻:“爷爷,三宝想要爹爹,三宝看到娘亲晚上偷偷抹眼泪,娘亲一定是想萧叔叔了……”皇帝龙眸微震,垂眸看向怀中小小的身影,那双湿漉漉的杏眼像两只被雨淋湿的幼崽,瞬间戳中了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某根绷了许久的“理智”之弦,“啪”地一声断了。
八、皇帝拍板,金口玉言
皇帝弯腰,小心翼翼地将三宝抱起来,平日里威严的嗓音不自觉放软:“小县主不哭,朕赐婚,这就赐婚!”他抱着三宝转过身,目光扫过殿内百官,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威压:“镇北侯萧执,十年征战,复我疆土,忠勇无双,乃国之柱石;沈氏青萝,赈灾济民,活我百姓,功在社稷,乃世之贤女。”
他拿起龙案上的凤血玉镯,放在掌心端详片刻,朗声道:“二人一个忠勇,一个贤德,实乃天作之合,朕心甚慰!即日起,赐婚镇北侯萧执与沈氏青萝,择三月后吉日完婚,举国同庆!”皇帝顿了顿,目光凌厉地扫过魏成等人,“朕在此立言,往后再敢言‘不配’二字者,以欺君之罪论处!”
话音落下,太监捧着玉玺上前,皇帝提起朱笔,在赐婚圣旨上落下龙纹印记,玉玺盖下,“咚”的一声,震得满殿百官齐齐跪拜:“陛下圣明!”萧执终于松了口气,抬眸看向沈青萝,眼底的狂喜与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九、退朝,紫缰为聘
散朝钟响,悠长的钟声回荡在紫禁城上空。百官跪送皇帝离去后,纷纷起身看向萧执与沈青萝,眼神里早已没了先前的轻视,取而代之的是敬畏与羡慕。萧执起身,拍了拍膝间的尘土,玄紫披风随风猎猎,他大步走向沈青萝,伸出手,掌心向上,声音低哑却充满温柔:“夫人,回家。”
沈青萝抬眸,月白眼底清晰地映着男人俊朗的眉目,她指尖微颤,缓缓将手放入他掌心。他的掌心温暖而有力,带着征战沙场留下的薄茧,却格外安稳。“好,回家。”她轻声应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三宝从皇帝怀里下来,骑上狼王,高举着自己的“福安县主”金印,奶声奶气地宣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从今天起,我有爹爹啦!”大宝二宝相视一笑,跟在两人身后。笑声、狼王的轻嚎声、金铃的叮当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条滚烫的河流,冲得京城多日的阴霾彻底散尽。
十、尾声:十里红妆,已在路上
宫门外,夕阳正好,金色的余晖洒在朱红宫墙上,映得一切都温暖起来。萧执翻身上马,玄紫色的身影与胯下神驹相得益彰,他朝沈青萝伸出手,将她拉上马鞍,让她坐在自己身前。紫缰马缓步前行,与身后跟着的大宝二宝、驮着三宝的狼王并肩而行。
萧执低头,下巴抵在沈青萝的发顶,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声音低哑却温柔得能滴出水:“沈青萝,三月后,我用十里红妆娶你。”他早已吩咐下去,侯府上下正在筹备婚事,从江南定制的绸缎、从西域采买的珠宝,正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
沈青萝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胸膛的温热,唇角弯起一抹浅浅的笑:“好,三月后,我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