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暗夜铁流 奇兵西驰叩富金
第136章 暗夜铁流 奇兵西驰叩富金 (第1/2页)第136章暗夜铁流奇兵西驰叩富金
霍山139师师部内,电台滴答声与参谋人员低语交织,气氛凝重却有序。王林站在大幅军事地图前,目光如炬,紧锁的眉头下是飞速运转的思绪。地图上,代表日军第13师团(荻洲立兵部)的蓝色箭头如同毒蛇的信子,死死咬在富金山-史河一线,而与他们对峙的红色防线则显得单薄而坚韧——那是宋希濂将军的第71军。
连日来,通过前方侦察、无线电监听以及零星传来的战报,王林已大致拼凑出富金山方向的惨烈战况。71军将士正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日军狂潮般的进攻,每一寸山岭都浸透了鲜血。他知道,历史上的富金山阻击战极其惨烈,71军虽予敌重创,但自身也伤亡殆尽。如今,他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些什么。
“师长,最新情报!”参谋长钟光邦拿着一纸电文快步走来,语气急促,“71军前沿观察所报告,日军进攻力度前所未有,炮火准备极其猛烈,其步兵冲锋一波接着一波,毫不惜命!36师106旅伤亡惨重,多处阵地反复易手!宋军长已投入最后预备队!”
王林接过电文,快速浏览,手指重重地点在富金山主峰的位置:“荻洲立兵这是要拼命了!他想一口气啃下富金山,打开西进通道!”
政委王光道面色凝重:“71军打得很苦,但他们顶住了最疯狂的进攻。不过,照这个消耗速度,恐怕也难持久。而且,侦察显示,日军第10师团从固始方向派出了一个加强支队(濑谷支队)正兼程南下,第16师团也有部队从合肥方向增援过来。一旦这些生力军加入战场,富金山防线危矣!”
王林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扫过地图,最终定格在霍山与富金山之间那片相对隐蔽的丘陵地带。一条被当地人称为“采药道”的小路蜿蜒其间,这原本在另一时空是日军第13师团攻克霍山后直插富金山的路径,如今……
“不能再等了!”王林猛地一拍地图,决然道,“71军的弟兄们快流干了血,我们必须支援!”
他转向钟光邦和王光道,语速快而清晰:“命令!”
“一、孔杰418旅,即刻接替霍山全部防务!要摆出我139师主力仍在霍山的架势,加固工事,多树旗帜,电台保持活跃,迷惑当面之敌!”
“二、陈阿海417旅、李云龙新一旅、丁伟新二旅、周志明新三旅,以及师属炮兵团、骑兵团、特战营、后勤保障部主力,即刻准备!两小时内完成集结,携带五日份干粮、四个基数弹药(尤其是炮弹),轻装简从,随我西进驰援富金山!”
“三、行军序列:李云龙旅为前锋,配属骑兵团一个连前出侦察开路;师部、炮兵、陈阿海旅为中军;丁伟旅、周志明旅为后卫,并负责掩护后勤辎重;特战营全程随师部行动。”
“四、全程无线电静默,行军路线沿‘采药道’及平行山麓潜行,昼伏夜出,最大限度利用地形和林木隐蔽!务必避开日军空中侦察和地面耳目!”
“我们要沿着鬼子想走却没走成的路,插到他们背后去!”
命令即下,整个139师隐蔽在霍山深处的庞大战争机器瞬间轰鸣起来。各旅、团、营闻令而动,没有喧哗,只有急促而有序的脚步声、装备碰撞声和军官压低嗓音的指令声。战士们迅速检查武器弹药,捆扎行装,脸上写满了大战将至的肃杀与期待。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给群山镀上一层血色。近两万六千人的队伍,如同一条沉默的钢铁巨蟒,悄然滑出隐蔽的营地,没入大别山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
李云龙率领新一旅精锐走在最前,他亲自督促侦察连远远撒出,像篦子一样梳理着前进道路。这些侦察兵个个身手矫健,经验丰富,或化装成樵夫药农,或利用夜色密林潜行,清除掉零星可能存在的日伪眼线,为主力开辟出一条安全的通道。
王林走在队伍中段,他的“活点地图”系统在此刻发挥到极致。脑海中,三维立体地图清晰呈现,周围十数里的地形、道路、甚至小股日军巡逻队的动向都一览无余。他通过身边的通讯参谋(系统指令经他口述转化),不断微调着行军路线,避开一切可能的危险。
队伍无声地穿行在密林、峡谷、溪流之间。骡马驮着沉重的山炮和弹药,蹄子用厚布包裹,战士们踩着崎岖的山路,汗水浸透军装,但无人抱怨,只有坚定的步伐和警惕的眼神。夜空下,唯有风声、虫鸣和这支大军移动时不可避免的细微声响。
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跋涉,九月六日黎明前,139师主力终于抵达预定的集结地域——金寨以东的一片茂密山林。
部队迅速分散隐蔽,构筑简易伪装。战士们顾不上休息,立刻派出警戒哨,后勤人员则开始分发干粮和饮水。连续的高强度行军,即使对于139师这样意志顽强的部队,也是极大的消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