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人算天算 王牌溃败陇东原
第67章 人算天算 王牌溃败陇东原 (第2/2页)激昂至前所未有的冲锋号声穿透震耳的枪炮声,响彻野狐岭的山谷!所有原本因敌军突然猛烈阻击而略显迟疑、正等待命令的红军战士们,此刻看到敌军自己内部乱成了一锅粥,防线从内部崩塌,顿时士气爆棚,热血上涌!
“冲啊!敌人自己乱啦!”
“杀啊!冲上去!缴枪不杀!”
“同志们!为了牺牲的战友!冲啊!”
李云龙一把甩掉头上早已被汗水浸透的军帽,光着头,端起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嚎叫着第一个跃出了临时掩体:“二团的!跟老子冲!剁了国民党王牌师的威风!”
黄木生、周志明等各级指挥员也纷纷身先士卒,率领部队,如同决堤的洪流,朝着已然陷入内部崩溃的敌阵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总攻!
沙马尔格的骑兵营更是如同一股贴地卷来的钢铁旋风,从东侧翼猛地杀出,马蹄践踏起漫天黄尘,雪亮的马刀在阳光下闪烁着死亡的寒光,他们并不直接冲击尚有抵抗的核心阵地,而是如同热刀切黄油般,凶狠地楔入溃逃士兵最密集的区域,马刀劈砍,骑枪射击,进一步加剧了混乱和恐慌,将溃败的浪潮彻底引向绝望的深渊。
野狐岭上,俞济时看着眼前这如同地狱般的景象,听着四面八方震耳欲聋的红军喊杀声、冲锋号声和自己士兵绝望的哭嚎,脸色死灰,嘴唇不受控制地哆嗦着,脑子里只剩下两个字:“完了……”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在极度的绝望和眩晕中,反而被逼出了一丝冷酷到极致的清醒。败局已定,任何努力都无法挽回这场由内而外的总崩溃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止损,就是逃!能跑出去多少是多少!必须保住第一师最后的骨血和种子!
壮士断腕,犹未晚也!
“命令!”俞济时的声音嘶哑得几乎破音,却异常果断,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厉,“所有部队,各自为战!向南突围!向黑水峪方向突围!能跑多少算多少!丢掉所有重武器、辎重!轻装!轻装!跑!警卫营!师部直属队!向我靠拢!跟我冲出去!”
他不再试图去收拢那些已经完全失控、陷入群体性癫狂的新兵,而是立刻以最冷酷的效率,集合起身边还能掌握的师部直属队、警卫营以及最近几个尚存建制、军官控制力较强的老兵连队,组成一个相对坚实的核心战斗群,毫不犹豫地丢弃了那几门宝贵的山炮、沉重的重机枪、弹药车以及所有累赘物资,甚至顾不上那些躺在地上呻吟的伤兵,以一种近乎残忍的决绝,脱离混乱的主战场核心,朝着南方火力相对薄弱的区域亡命冲杀!
此刻,什么占领庆阳,什么歼灭红军,什么党国荣誉、校长厚望,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活下去,把第一师这些最后的老底子和军官骨干带出去,就是唯一残存的念头!
王林在望远镜中清晰地看到了那面显眼的青天白日师级指挥旗开始快速向南移动,其核心部队抛弃友军、脱离混乱主战场的行为极其果断。“想跑?丢卒保帅?没那么容易!一团!陈阿海!给我死死钉住他们!二团快速扫清岭上残敌,向一团靠拢,合力围歼!”
陈阿海的一团确实忠实地执行了命令,他们在野狐岭以南预设的阻击阵地发挥了作用,成功拦截住了俞济时撤退的锋头。但俞济时断尾求生的决绝和其核心部队(主要是警卫营和老兵)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惊人求生欲和战斗力,超出了预料。他们根本不做过多缠斗,而是集中所有自动火器和精锐人员,朝着红军阻击线的薄弱结合部,发起了一波又一波不计代价的亡命突击,火力凶猛,攻势疯狂。
而被俞济时抛弃在野狐岭主战场上的那三千多名主要是新兵的敌军,则彻底失去了指挥和斗志,眼见长官们率先逃跑,退路又被红军截断,仅存的抵抗意志瞬间瓦解,在独立团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很快便成片成片地放下了武器,举手投降。
最终,当李云龙的二团主力清理完岭上大部分残敌,迅猛向南方合拢,试图与一团完全封闭包围圈时,俞济时已经带着大约四千至五千人的部队(主要是军官、警卫和战斗老兵),丢下了所有的重装备和累赘,以惨重的代价,硬生生从红军尚未完全扎紧的口子里突了出去,头也不回地向着黑水峪方向狼狈逃窜。
夕阳如血,将野狐岭染成了一片赤红色。硝烟尚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火药味和尘土味。广阔的战场上,到处都是举手投降的敌军士兵、堆积如山的武器装备(包括那几门被遗弃的75山炮)、散落的物资文件和安静下来的车马残骸。
王林走上仍在冒烟的山头,望着俞济时逃跑方向扬起的滚滚尘土,虽然未能达成全歼第一师的最终目标,些许遗憾之余,但脸上依旧露出了惊险胜利的笑容。
这一战,先以游击炮战持续三日,耗其筋骨,挫其锐气,乱其心神;再趁其内乱、自毁长城之际,雷霆一击,终究是将这国民党的头等王牌师彻底打垮了!歼俘其超过七千之众,缴获无数,更重要的是,彻底打掉了第一师不可一世的气焰和威名!但是不愧是第一师啊,差点追击变成主力决战,要不是俞济时没有算到炸营的新兵,这场战斗就算胜自己怕是也要惨胜啊。
“迅速打扫战场,清点战果,优先救治伤员,不分敌我!”王林的声音洪亮而充满自信,传遍山野,“给中央发电:我独立旅于陇东地区,经三日激战,重创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第一师,毙伤俘敌逾七千众,缴获山炮、重机枪等武器装备无数,敌师长俞济时率残部不足五千溃逃!陇东之危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