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虎踞三县 独立旅现
第56章 虎踞三县 独立旅现 (第2/2页)他看向王光道:“给中央发电报,详细汇报我部战果、现状及面临的困难。重点请求中央紧急派遣一批有经验的、特别是擅长地方工作和政权建设的干部,火速支援我们!我们需要至少一百名骨干干部,才能迅速打开局面,真正消化这三县之地。”
“好!电文我亲自来起草!”王光道深知此事关乎根据地能否巩固。
军事压力暂时解除,马鸿宾主力尽丧,缩回固原舔伤口,短时间内绝无再战之力。只要北面的马鸿逵不趁机南下,南面的东北军不主动北上,独立团就赢得了一段极其宝贵的、可以专心内部建设的战略间歇期。
“接下来的一到两个月,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休养生息,巩固新区,补充整编,提升战力!”王林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定下了基调。
“好!打得好!这个王林,真是要得!硬是在陇东给我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嘛!”首长拿着电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歼敌两个旅,攻克庆阳、环县,缴获堆积如山,尤其是那12门重炮,这可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咯!蒋介石这个运输大队长,当得很称职嘛!”
另一位首长同样笑容满面,补充道:“主席说得是。独立团此战,意义非凡。不仅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第三次‘围剿’在西北方向的攻势,极大改善了我们的战略态势,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庆阳这个陇东重镇和大量物资,尤其是重炮,使得我红军的攻坚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王林同志和他的独立团,立了大功啊!”
老总看着电报上汇报的缴获清单,尤其是那12门75mm野战炮,眼中放光,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太清楚这些装备的价值了:“这下好了,以后再打敌人的碉堡、据点,就不用战士们拿命去硬填了!王林这小子,胆子大,胃口也大,还真让他吃成了!不过,”他话锋一转,指着电报后半部分,“伤亡也不小啊,接近两千人,都是百战老兵,代价巨大。”
“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首长深吸了一口烟,神色转为凝重,“重要的是,他们打出了价值,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一片新天地。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巩固这个胜利果实。独立团现在控制着吴起、庆阳、环县三县之地,兵力此战虽有损耗,但是也有5000之众,装备恐怕比我们有些军团都好了。还叫‘独立团’,恐怕有点名不副实,也不利于下一步的统一指挥和建设发展。”
另一位首长点头表示同意:“确实如此。一个团的编制,已经无法容纳和有效指挥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和地方了。应该考虑对其进行扩编。”
老总沉吟道:“按道理,如此战功和实力,扩编为师是绰绰有余。但……王林同志参军时间毕竟不长,虽然战功赫赫,但直接提拔为师长,资历上或许略显不足,怕一些老同志有想法。而且,我军目前军团以下主要是师、团两级编制,突然多出一个师来,编制序列上也需要统筹。”
窑洞内短暂沉默了一下。首长缓缓吐出一个烟圈,目光深邃,似乎早已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微微一笑,开口道:“资历是死的,人是活的嘛。王林同志的能力和功绩,大家有目共睹。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策。我看这样,师一级暂时不动,但我们给他升半格,搞一个特殊编制,学一学蒋介石的编制。”
他顿了顿,用肯定的语气说:“就叫‘旅’!中央红军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独立旅!这个名字好,既体现了它源自五军团,又保持了其相对独立的特性,‘旅’这个编制,在我军目前介于师团之间,既彰显了其强大的实力,区别于普通团,又暂时规避了资历问题。我看,就任命王林为旅长,王光道为政委。让他们把现有的营、连干部名单和拟提拔晋升的人员名单,迅速上报一方面军司令部审核备案。告诉他们,大胆提拔使用在陇东战役中表现突出的指挥员和功臣!具体下辖几个团,由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先拿出个方案来报批。”
“好!主席这个意见好!”另一位首长首先表示赞同,“‘独立旅’,名正言顺,恰到好处。既肯定了他们的功绩和实力,又照顾了现实情况。我相信王林和王光道同志能够理解中央的深意,带领这支英雄部队再立新功。”
老总也点头:“我看行!就叫独立旅!让王林先把架子搭起来,把兵练好,把根据地巩固好。以后有了更大战功,再考虑升格为师也不迟。”
“那就这么定了。”首长一锤定音,“立刻给独立团回电,通报中央的决定,并对他们取得的辉煌胜利再次表示祝贺!要求他们抓紧休整补充,巩固新区,同时将整编方案和干部名单尽快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