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 > 第39章 哈达铺改编 猛虎归建陕甘支队

第39章 哈达铺改编 猛虎归建陕甘支队

第39章 哈达铺改编 猛虎归建陕甘支队 (第1/2页)

第39章哈达铺改编猛虎归建陕甘支队
  
  1935年9月18日,中央红军主力抵达甘肃岷县哈达铺。这座陇南小镇一时间汇聚了历经万难、一路北上的红军将士。尽管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抵达“家”的曙光。
  
  哈达铺虽小,却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在这里,红军不仅获得了宝贵的休整机会,更通过报纸获悉了刘、徐率领的红十五军团仍在陕北坚持斗争的消息,坚定了“到陕北去”的战略决心。
  
  为适应北上抗日的新形势,统一指挥,精简机构,提高机动性,中共中央决定在哈达铺对部队进行整编。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主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老总任司令员,主席兼任政治委员。支队下辖三个纵队,原红一军团编为第一纵队,红三军团编为第二纵队,军委纵队及部分部队编为第三纵队。
  
  整编命令传达下来,各部迅速行动。王林率领的独立团此刻正驻扎在哈达铺外围担任警戒任务,同时抓紧时间休整补充。战士们清洗戎装,修补鞋袜,炊事班用筹集到的粮食和羊肉为大家改善伙食,哈达铺的集市也为部队提供了难得的物资补充机会,队伍里久违地有了些热气腾腾的生机。
  
  这日,通讯员送来了支队司令部的命令。王林与政委王光道、副团长李云龙一同阅看。
  
  命令明确指出:为加强支队直属突击力量,原红五军团独立团(“铁血后卫虎团”/“猛虎团”),整体建制不予拆散,全团编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作为支队直辖独立作战团,编制名依旧是独立团。原团、营、连各级指挥员职务不变,继续由王林同志担任团长,王光道同志任政委,李云龙同志任副团长。需即刻调整后勤供给关系,接受支队司令部直接指挥。
  
  “太好了!”李云龙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碗一跳,“咱独立团还是完整一个团!归支队直属!这下可是真正的主力尖刀了!”
  
  王光道也面露欣慰:“中央这是对我们独立团战斗力的充分肯定啊。保持建制完整,有利于发挥我们团的整体作战效能。”
  
  王林心中也是一块石头落地。他深知部队凝聚力的重要性,独立团从湘江一路打出来,形成的默契和独特的战术风格,一旦拆散补充到其他部队,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如今整体保留建制,无疑是最好的安排。这也与历史上陕甘支队下辖若干主力团的情况相符,独立团以其强大的实力和战绩,赢得了作为直属团的地位。
  
  “通知下去,”王林对通讯员吩咐,“召开全团连以上干部会议,传达支队命令!”
  
  会议上,当王林宣布独立团整体编入陕甘支队,并成为支队直属的“猛虎团”时,干部们群情振奋。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偏师后卫,而是名副其实的北上抗日先遣劲旅,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和艰巨。
  
  王林强调:“改编不改志,归属支队直属,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要继续发扬‘铁血后卫’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作风,同时要更快地适应北方环境,做好迎接新战斗的准备!各营连要抓紧时间休整补充,特别是要熟悉支队下发的新的联络信号和后勤条例。”
  
  “是!”干部们齐声应答,士气高昂。
  
  改编完成后,“猛虎团”的旗帜正式打出。战士们自豪地将新发的臂章(如有)或标识佩戴整齐。尽管物质条件依然艰苦,但部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哈达铺休整期间,王林并未放松。他命令:
  
  刘根胜的炮连抓紧训练,特别是适应北方可能更开阔的地形下的炮火支援。
  
  张红土的侦察连派出小组,向渭河方向侦察敌情、地形、民情。
  
  钟光邦的事务处加紧与支队后勤部门对接,尽可能多筹集粮食、冬装(羊皮袄等)、鞋袜,特别是药品。
  
  各营连继续开展政治教育,学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进入陕北、开赴抗日前线做好思想准备。
  
  针对部队中南方战士多的情况,开展防寒、防冻伤知识普及。
  
  李云龙则嚷嚷着要给他的四营再搞点“硬货”,整天琢磨着怎么从兄弟营部队“交流”一下装备心得。
  
  王林一边整编,一边在脑中梳理着上次“无声拦截”的得失。“缴获”的那一个完整骑兵连的装备——一百多匹战马、马刀、骑枪——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些装备堆在辎重营是浪费,红军极度缺乏机动力量,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北方广阔地域。
  
  他的心中扫过队伍,落在了那些身材精悍、行动矫健的彝族战士身上。他们许多人出身凉山,自幼与马为伴,马术精湛,是天生的骑兵苗子。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