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红军北上土城青杠坡阻击战 一渡赤水
第21章 红军北上土城青杠坡阻击战 一渡赤水 (第2/2页)当独立团和干部团如同两柄烧红的尖刀插入北线战场时,局面已万分危急。川军正依托突破口,疯狂向两侧扩展,后续部队源源不断涌来。
“刘根胜!陈大炮!”王林嘶吼着,声音压过了枪炮,“看见那狗日的重机枪巢和督战队了吗?方位310!距离400!十门炮!急速射!给我犁平它!”
“是!”炮兵连长刘根胜和副连长陈大炮(中央调派骨干)几乎是吼着回应。训练有素的炮手们动作快如闪电,十门82mm迫击炮迅速架设。
“通!通!通!通!……”
震耳欲聋的炮弹出膛声连成一片,死亡的尖啸撕裂空气。
“轰隆隆隆——!!!”
精准而猛烈的炮火覆盖如同天罚,瞬间将川军最嚣张的几处火力点、正在组织进攻的密集队形以及督战队所在区域炸成一片火海!泥土、碎石、残肢断臂混合着硝烟冲天而起。川军凶猛的进攻势头为之一滞!
“警卫连!侦察连!跟我上!把突进来的狗崽子顶回去!”郑水生、张红土如同猛虎下山,率领最精锐的连队,挺着刺刀,迎着被炮火炸懵的川军发起了反冲锋。他们的目标是夺回丢失的阵地要点。
“一营!左翼包抄!二营!右翼压制!三营!正面强攻!火力全开!”陈阿海、黄木生、周志明三位营长怒吼着,指挥着独立团的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混乱的敌群。九挺重机枪喷射出炽热的火舌,编织成死亡的弹幕,为步兵冲击扫清道路。轻机枪和步枪的密集火力如同疾风骤雨。新兵们在老兵的带领下,高喊着“杀敌立功!”,将“三三制”的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三人一组,互相掩护,凶狠地扑向敌人。
干部团的学员们同样悍不畏死,他们军事素养高,战术动作标准,与独立团形成了完美的配合,像一把把锋利的尖刀,反复穿插切割敌阵。
独立团强大的火力(尤其是那毁灭性的炮火)和生力军悍不畏死的突击,彻底打乱了郭勋祺旅的进攻节奏。刚刚还气势汹汹的川军,在腹背受敌(正面红三军团残部也在反击,侧翼又遭独立团、干部团猛攻)和猛烈火力的打击下,伤亡惨重,士气骤降。郭勋祺眼看突破口非但无法扩大,自己突入的部队反而有被反包围吃掉的危险,只得下令收缩。
独立团和干部团趁势猛攻,硬生生将突入阵地的川军赶了回去,重新封闭了突破口,并夺回了部分丢失的阵地。红军在青杠坡北线的危局暂时得以缓解。王林见好就收,命令部队依托夺回的阵地,迅速转入防御,构筑工事。
然而,当独立团和干部团停止追击,巩固阵地时,前方侦察兵和军委二局几乎同时传来令人心悸的消息:川军的潘佐旅主力已经赶到,在郭勋祺旅后方展开,兵力雄厚,严阵以待。更可怕的是,二局成功破译了敌军密电,一幅恐怖的包围网清晰地呈现在军委领导面前:
东面:除郭勋祺、潘佐旅外,还有廖泽旅,以及正在驰援的川军独立第三旅!
西面:川军教导师第二旅正急速向土城侧后迂回!
西北面:赤水方向的敌第五师两个旅及第一师第三旅第七团,正向我军侧后运动!
青杠坡已非歼敌之地,而是即将陷入重兵合围的死地!
果断决策,西渡赤水
土城,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在凝重的气氛中召开。主席综合二局破译的情报和前线严峻态势,深刻指出:原定在土城附近北渡长江的计划,在敌军重兵云集、严密封锁赤水河的情况下,已不可能实现。继续在此恋战,红军主力将面临被围歼的巨大风险。
会议当机立断,做出重大战略调整:
立即撤出战斗:所有作战部队和军委纵队,即刻停止在青杠坡的作战行动。
轻装西进:抛弃不必要的辎重,迅速脱离战场。
西渡赤水:改变原定北渡长江计划,全军迅速渡过赤水河,向川南古蔺、叙永地区西进,跳出包围圈。
命令迅速下达。王林接到撤退命令时,正指挥独立团依托临时工事,用猛烈火力击退潘佐旅试探性的进攻。他看了一眼脑海中地图上那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代表敌军的密集蓝色光点,深知局势已万分危急。
“各营连!交替掩护!撤出阵地!向赤水河渡口集结!动作要快!伤员、装备一个都不能落下!”王林的命令清晰而坚决。独立团再次展现出后卫部队的过硬素质,在强大火力掩护下,有条不紊地撤出青杠坡北线阵地,汇入主力西撤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