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黄平再整编独立团
第15章 黄平再整编独立团 (第2/2页)独立团第二营(混编新锐营,750人):
营长:黄木生(原核心二连连长,稳健可靠)
副营长:孙振华(中央调派,原红三军团优秀指导员,政工能力强)
核心构成(彻底打散混编):
原辎重营精壮力量:250人(抽调原580人辎重营中身体好、有潜力的)。
中央调派力量:100名老兵+50名班排干部(赵大山带来的骨干主力)。
新参军青壮:250人。
下辖:结构同一营,武器编制基本齐全,缺少重武器。
独立团第三营(混编新锐营,750人):
营长:周志明(原桂军营长转化,能力突出,思想坚定,整编中表现卓越)
副营长:吴铁柱(中央调派,原红五军团老连长,实战经验丰富)
核心构成(彻底打散混编):
原辎重营剩余力量:150人。
中央调派力量:100名老兵+50名班排干部(侧重于政工、后勤、训练管理的班排级干部)。
新参军青壮:450人(数量最多,侧重训练与巩固)。
下辖:结构同一营、二营,武器不足,仅能满足一半,无重武器。
团直属特种连队扩编:
侦察连(180人):连长:张红土。
原侦察排骨干40人+中央侦察尖兵30人+精选新兵110人(身手敏捷、熟悉山地、胆大心细者)。装备精良步枪、驳壳枪、望远镜、指北针。
警卫连(180人):连长:郑水生。
原警卫排骨干40人+中央警卫骨干30人+忠诚可靠、体格健壮的新兵110人。装备最好步枪、冲锋枪(部分缴获)、大刀。负责团部、首长、电台、军械库、重要俘虏安全。
炮兵连(60人):连长:刘根胜。副连长:陈大炮(中央调派,原炮兵排长)。
原炮排骨干20人+中央炮兵骨干15人+有力气、头脑灵活、略识字的精壮新兵25人。装备10门82mm迫击炮及全部缴获炮弹。
团部及直属分队(约110人):
团首长及参谋人员(约20人):团长王林、政委王光道、团事务长钟光邦、作战参谋、通讯参谋、侦察参谋等。
通讯排(30人):负责电台(由钟光邦直管密码本)、电话、传令兵。含中央派来的报务员、电话兵骨干。
卫生队(40人):整合原医疗队、中央派来的卫生员及部分有医护经验的新兵。负责全团医疗保障。
后勤部(20人):部长:林火旺。负责全团被服、主粮、伙食统筹、骡马管理(部分分配到营)。原辎重营剩余工匠、特殊技能人员编入此队或各营辎重排。
全团总计:
一营750人
二营750人
三营750人
侦察连180人
警卫连180人
炮兵连60人
团部及直属30人
总计:2700人(差额在黄平额外招募200余新兵补齐)。
方案议定,刻不容缓。谷陇镇,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整编场。口令声、报数声、武器交接声此起彼伏。
一营区域:陈阿海和副营长李刚声音洪亮,快速点验着原三营老兵和新补充的精壮,将他们打散编入原有班排骨架。老兵们沉稳的眼神和标准的持枪动作,让新兵们不自觉挺直了腰板。
二营区域:黄木生和孙振华配合默契。孙振华组织新兵进行简短的诉苦和红军宗旨教育,黄木生则带着中央老兵和干部,将混编的队伍按新编制快速分组,强调纪律和协同。气氛严肃而高效。
三营区域:周志明展现出优秀的组织能力。吴铁柱带来的中央老兵迅速成为各连、排的骨干核心。新兵数量虽多,但在强有力的干部和老兵带领下,队列也初具雏形。周志明亲自示范桂军的拼刺动作,吴铁柱笑着也示范红军的标准姿势,引得众人会心一笑,气氛融洽。
侦察连:张红土带着一群精瘦灵活的战士在城外练习快速隐蔽行进和地形判读。中央侦察尖兵演示的无声联络手势让新兵们大开眼界。
警卫连:郑水生一丝不苟地考核着战士的持枪、突刺和格斗基本功。中央警卫骨干展示的擒拿技巧引来阵阵喝彩。
炮兵连:刘根胜和陈大炮围着迫击炮,一个讲解结构,一个强调操作要领和安全规范。新兵们看着黝黑的炮管,既敬畏又兴奋。
王林和王光道巡视着热火朝天的整编场。看着那四百名中央骨干如同钢筋铁骨般嵌入独立团的躯干,看着新兵们在老兵和干部带领下迅速融入,看着刘根胜摸着迫击炮爱不释手的样子,看着周志明与吴铁柱并肩协作的场景,两人心中充满了信心。
“通知各营连!”王林的声音穿透寒风,“整编间隙,加强基础训练!队列、装弹、瞄准、投弹、土工作业!老兵、干部,把你们战场上保命的看家本领,教给新同志!两天后,我们要成为一支能拉出去打仗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