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 第二百四十四章 行道路上,堰下蛟龙

第二百四十四章 行道路上,堰下蛟龙

第二百四十四章 行道路上,堰下蛟龙 (第1/2页)

听完韩云的叙说,赵方旭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后,才长叹一声:“我们要有麻烦了!”
  
  他眉头紧锁,赵方旭还有一个疑惑。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何独独我们神州大地,封印着如此多的凶险?这背后是否有什么规律?”
  
  韩云目光微动,想起张之维先前所言,缓缓道:“老天师方才提及,关键在于神州的地理位置,这里是天下龙脉之祖,天地之炁汇聚之所。”
  
  “昆仑山?”
  
  赵方旭若有所悟。
  
  “正是。”
  
  韩云走到墙边巨幅地图前,指尖划过巍巍昆仑:“昆仑乃万山之祖,龙脉源头。自昆仑延伸出的三条主龙脉贯穿神州,北龙至幽燕,中龙贯秦川,南龙抵闽越。”
  
  “这三大干龙孕育出无数支龙、小龙,使得神州成为天地之炁最盛之地。”
  
  “这是其他任何地域都无法比拟的,简而言之,我们神州钟灵毓秀,自然也就有了更能滋养万物生灵的条件。”
  
  “也就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精怪,以及……地脉形成的精灵!”
  
  “尤其是在上古时期,神州堪称群魔乱舞。黄帝战蚩尤,大禹锁无支祁,姜子牙封神……”
  
  “这些传说背后,都是先贤与天地凶煞、精怪、以及邪魔外道的惨烈争斗。胜者将其镇压在龙脉节点,借天地之力消磨其凶性。”
  
  韩云轻点地图上几个标记:“你看,都江堰镇恶蛟于岷江龙眼,雷峰塔压白蛇于钱塘水脉,泰山封鬼都于东岳龙首,还有之前的绵山位于神州心脏,骊山地处龙脉逆鳞之位,每一个封印之地,都是龙脉要害。”
  
  赵方旭倒吸一口凉气:“这就是说,我们其实一直坐在火药桶上?”
  
  “可以这么理解。”
  
  韩云神色凝重:“数千年来,佛道先辈们不断加固这些封印,才维持了如今的太平。但如今……”
  
  他没有说下去,但赵方旭已然明白。
  
  数百年前,前朝大肆捕杀民间异人,几十年前,神州陆沉,异人大幅削弱,还有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再加上岁月侵蚀。
  
  总而言之,现在这些封印已然松动,那些被镇压了千百年的存在正在苏醒。而高天原这样的组织,显然想趁火打劫。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点,其他地方也并不是没有类似神州这样的祸患。
  
  只不过这些祸患也被人所平息,并成为像神州一样的神话传说。
  
  就比如说,国外的某些神话体系中,常存在许多钢之英雄,是为斩杀龙蛇、彰显武力的军神,而地母神则象征着大地丰饶与生命孕育,他们之间常存在征伐与对立的关系。
  
  其中,地母神其实就是龙脉所化的精灵。
  
  钢之英雄常常是通过征服象征大地母神堕落姿态的龙或蛇,来吸收龙蛇所谓的不死神性,成就神的伟业。
  
  而这个“神”,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沐浴龙脉之血,得到大幅度提升自己身体素质等等好处后,而达到的某种前所未有的异人高度。
  
  所以,神州的情况不是个例,只不过神州因为一些原因,天地恶煞的数目要比其他地方要多上许多。
  
  可能其他国家只有四五个,甚至一两个祸患,且已经被“先贤”所封印,而神州就不一样了。
  
  钟天地之灵秀,得自然之造化,在神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既孕育了这些恶煞精怪,也孕育了人族先贤!
  
  这就像是阴与阳,一直处于某种平衡的地步。
  
  只不过这个平衡,因为外界的某种“干扰”,也就是其他地域的入侵,人族之间的祸乱,而被打破。
  
  神州的异人历史,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人与自然相处的一个过程。
  
  先是与天地争命,自强不息,建立起自己的文明;再发展,人与自然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那些恶煞精灵,也可以是自然的一部分。
  
  神州的先贤其实早已经发现了这个规律,并做出了阐述,且践行,而这个规律,被叫做道!
  
  《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自然”二字,不只是我们常说的自然界,更是天地运行的本来规律。
  
  《黄帝阴符经》有载: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说的就是天地、万物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若打破这种平衡,必生祸乱。
  
  佛门《华严经》亦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
  
  这山河大地,一草一木,无不是法身显现。若能悟此,自能与万物和谐共生。
  
  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那些被封印的凶煞精怪,说到底也是天地之炁所化,只不过走了偏锋。先贤们不是要消灭它们,而是以封印的方式让它们重归天地循环。
  
  所以这些封印之地,其实都是先贤们精心选择的平衡点,既不让这些凶煞为祸人间,又让它们的能量反哺地脉,维持龙脉运转。
  
  就像李冰父子治水,不是一味堵截,而是深淘滩,低作堰,既制服了水患,又让水利万物。
  
  镇压恶蛟的同时,也借其水精之炁滋养蜀地,这才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在佛门的观点里,这世间本无绝对善恶,一切随缘显现。那些被镇压的精灵,若能化解戾气,未尝不能成为护法善神。
  
  佛道两家,在某些观点上,倒是出乎预料的一致。
  
  都是为了神州的山河大地更加的美好,先贤之所以是先贤,不止是因为其修为,更在于其思想达到了某种高度。
  
  对于“道”看得透彻,也践行的透彻。
  
  而韩云,现如今也走在行道的路上。
  
  不管是绵山、骊山,还是整合黄土高原的地脉,就像是冥冥中注定,韩云和曾经的先贤一样,行那功德善事。
  
  这一切,都其实是发乎于本心而已。
  
  想到这里,韩云不由得自嘲一笑。
  
  韩云这个人其实是很懒散的,不管是前世也好,今世也罢,他都属于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
  
  既怕麻烦,也对周遭的一切有些漠不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