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劫二重
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劫二重 (第2/2页)然而,
直到目前为止都没什么收获后,他的眉头微微蹙起。
这个世界,即便已经支离破碎,大部分区域化作了绝对的虚无,但其残存下来的实体部分,其广袤程度依旧超出了他之前的预估。
他的精神念力足以轻松覆盖一个大型国度。
但在此地,却如同将一杯水倒入干涸的海洋,只能浸润极小的一片区域,未能立刻捕捉到苏念影的清晰方位。
“精神念力能扫视的范围……还是太小了。”李希君心中暗忖,倒并未产生多少焦虑。
苏念影已然成就一品金丹,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这片最高准入限制为金丹境的战场上,属于毋庸置疑的食物链顶端存在,自保绰绰有余。
不过,这次的探查受挫,也让他对自身目前的炼神境界有了更为清醒和深刻的认知。
他如今的炼神修为,稳固在雷劫一重的境界。
根据《九天应元雷枢玉典》典籍记载,炼神在雷劫之境时,都并非循序渐进,而是伴随着实力的堪称爆炸性的增加。
典籍中曾有晦涩描述,若是能踏入雷劫二重之境,神念全力铺展开来,足以将像东西大陆那般广袤的疆域及其周边无尽的海洋,都轻而易举地覆盖在内。
“那几乎是……能覆盖星球地表级别的神念覆盖范围了,”李希君心潮微微起伏,既有向往,也有一丝凛然。
这炼神体系,越到后期,每突破一重关隘,所带来的提升确实堪称逆天,足以让修行者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然而,
向往之余,他心中升起的更多是极致的慎重与深沉的顾虑。
《九天应元雷枢玉典》在描述雷劫二重威能的同时,也以无比严肃、甚至带着警告的笔触,阐明了其突破的凶险程度,远非第一重雷劫可比。
第一重雷劫,其核心目的在于引动天地间至阳至刚的雷霆之力,对阴神进行一番毁灭性的淬炼,于这极致的毁灭之中,逼迫阴神孕育出一丝纯阳之意。
这可以看作是阴神开始向阳神转化的初始步骤,所诞生的阳和之意,大多浮于心相之表,并未真正触及内里。
加之这一重雷劫的毁灭力量主要是由外向内渗透,即便心相在雷劫中受损严重,只要本源未彻底溃散,凭借海量的众生愿力作为修复,总能慢慢修补回来。
李希君正是凭借主世界更为高效、可控的雷电淬炼环境,以及全球国府大赛汇聚的、近乎取之不尽的磅礴愿力作为后盾,提前将心相打磨圆满,才相对“轻松”地渡过了此劫。
但第二重雷劫,其本质与过程,与第一重有着天壤之别!
它要求引动的,不再是淬炼,而是彻头彻尾、不留丝毫余地的终极毁灭。
需要借助雷劫之力,将修行者千辛万苦凝聚的心相,从最细微的念头结构,到宏观的神意形态,彻底地被神雷毁灭,化为最原始的、绝对的“无”。
与此同时,
修行者的本我意识、一点灵明不昧的心灵之光,必须在这绝对的“虚无”与“死寂”之中,如同风中残烛,却又顽强无比地保持不灭。
然后,
再以平日里积累的、浩瀚如海的众生愿力为唯一的薪柴与造化之源,从这绝对的“空”与“死”之中,重新塑造出一尊从最里到外在形态,都彻底充满纯阳之气的全新心相。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向死而生”的过程!
其中蕴含的大恐怖、大凶险,足以让任何心智不坚者魂飞魄散。
在心相彻底崩灭、归于虚无的那一刹那,只要本我意识有丝毫的动摇、涣散,或是愿力储备稍有不足,无法支撑从“无”到“有”的惊天逆转,那么等待修行者的,便是真正的、万劫不复的魂飞魄散,连一丝真灵转世的可能都将彻底断绝!
李希君虽道心坚定,历经两界磨砺,意志早已坚如磐石,也自忖在三个世界汇聚的众生愿力堪称海量,足以支撑这次重塑。
但面对这种需要将自身存在的生死大关,他也不敢说有绝对的把握。
倘若雷劫二重真的如同第一重那般可以凭借资源和底蕴“硬扛”过去,他当初也不会选择优先凝聚武道法相来提升即时战力了。
“稳妥起见,最理性的选择……”
李希君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他望向这片神陨之地更深处那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黑暗与零星闪烁的危险光芒,
“还是应当先突破主世界的金丹境。”
武道金丹,乃是生命与灵魂层次的本质跃迁,凝聚出的不朽金性。
一旦成就,灵魂与肉身都将烙印上一丝不朽的“金性”,生命本源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与升华。
届时,灵魂本源也更为牢固,本质更为强大,再去冲击那凶险万分的雷劫二重,无论是成功率还是安全性,无疑都会得到巨幅提升!
“如今,当务之急,是在这万神殿的废墟之中,找到能助我快速凝结至高无上的一品金丹的旷世机缘。”
李希君收敛起所有杂念,将状态调整至最佳。
他选定了一个冥冥中感觉更有吸引力的方向,身形如同融入了这片残破的虚空,悄无声息地向着这神话那更深、更神秘、也更危险的区域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