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教授的崩溃
第398章:教授的崩溃 (第2/2页)后排的笔尖滑动声,变得更加急促、甚至带上了一丝焦躁。
前排的龙河学生们,终于有了反应。
几个人脸上,那难以掩饰的百无聊赖的表情,变得更加明显了。
仿佛在说:就这?
霍夫曼教授的额角,第一次渗出了细微的汗珠。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那股荒诞的感觉,将话题推进到项目的核心领域——等离子体加热。
“目前,主流的辅助加热方式有三种:欧姆加热、中性束注入以及波加热。我们苏黎世的方案,重点在于‘中性束注入’的能效优化上。”
他调出一份数据图表,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参数。
“根据去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由麻省理工团队主导的一项研究成果,高能中性束的注入功率阈值,普遍认为在……”
他引用了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关键数据。
这个数据,是整个领域内公认的最新权威结论。
就在此时。
一只白皙的手,从第一排举了起来。
动作不大,却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霍夫-曼教授的讲述被打断了。
他看向那个举手的女孩,正是资料上显示的带队人之一,林晓灵。
一个看起来文静秀气的东方女孩。
“不好意思教授,打扰一下。”
她的声音清脆而又平静,没有丝毫面对权威时的紧张或胆怯。
霍夫曼教授礼貌地点了点头,示意她说下去。
他以为她是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懂。
“您刚刚引用的那篇来自《自然》杂志的文献,关于‘中性束注入’的功率数据,似乎有一个微小的错误。”
这句话一出,整个教室的空气仿佛被抽空了。
后排那些奋笔疾书的博士生们,动作齐刷刷地停了下来,愕然地抬头。
霍夫曼教授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
错误?
引用《自然》的最新数据,会有错误?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想要开口反驳。
只听林晓灵继续用那种不带任何情绪的语调说道:
“那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剑桥大学的阿德里安·米勒博士,在去年于苏黎世举办的国际物理学年会上。
她已经公开承认,因为其实验装置中的热电偶传感器存在微弱的零点漂移,导致原始数据出现了系统性误差。”
“那个数据,偏高了0.03%。”
“修正后的数据,应该在……”
林晓灵顿了顿,没有去看任何资料,只是凭借记忆,清晰地报出了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的全新数字。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那串全新的、无比精确的数字,如同一颗颗冰冷的子弹,精准地射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
整个研讨会,瞬间陷入了凝固。
站在讲台上的那位白发苍苍的诺奖得主,菲利克斯·霍夫曼教授,则彻底愣在了原地。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国际物理学年会……零点漂移……公开承认……
这些破碎的词汇,在他的脑海中疯狂地盘旋、重组。
他想起来了。
去年的那场年会,他好像确实因为一个临时会议,错过了其中一个分会场的报告。
可……
可那只是一个分会场的、一个不起眼的勘误报告!
而眼前这个女孩……
这个来自东方的、才上大二的女孩……
她不仅知道,而且记得如此清晰,连原因和修正后的精确数值都分毫不差!
霍夫曼教授握着激光笔的手,在微微颤抖。
他看着林晓灵那双平静得不起一丝波澜的眼睛,第一次对自己那引以为傲、被整个学术界所称道的渊博知识和惊人记忆力,产生了……
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深深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