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我“这,就是我们的平均水平”
第392章:我“这,就是我们的平均水平” (第2/2页)这个动作,成了一个信号。
一个结束的信号。
紧接着,第二道身影站了起来。
林晓灵。
她的动作同样干脆利落,走向讲台,交卷。
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起初只是零星的几人。
很快,就变成了成片成片的人潮。
学生们从座位上站起的动作汇成了一股浪潮,他们走向讲台的脚步声,从稀疏的鼓点,演变成了一场密集的雷雨。
最后,整个考场三百多名学生,全部起立。
他们走向讲台,将自己的答卷,一份份地叠放在王浩的试卷之上。
那座由试卷堆叠而成的小山,在讲台上迅速隆起。
两个小时。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整整一个小时。
三百一十五名龙河大学的学生,全部提前交卷。
整个考场,只剩下那群苏黎世的监考老师,呆立在原地,如同被集体施了石化魔法。
那位一直板着脸,以严谨与刻板著称的德国教务长,克劳斯教授,再也无法维持他的镇定。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面部的肌肉因为过度震惊而微微抽搐。
他冲下讲台。
他的动作近乎粗暴,一把从那叠试卷的最上方,抓起了第一份。
那是王浩的试卷。
克劳斯的目光,如同两道X光,死死地扫在纸面上。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对现有理论框架的彻底颠覆。
他看到了比标准答案简洁了十倍,却深刻了百倍的解题路径。
他看到了在那些解题思路的背后,闪烁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充满了天才火花的、匪夷所思的创新性。
这位以严谨著称的德国老教授,那只死死攥着试卷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
纸张的边缘,在他的指间,发出了不堪重负的“簌簌”声。
考场之外,一条玻璃走廊之隔。
苏黎世联邦理工的校长,正带着一脸公式化的歉意,对周思民院士解释着。
“周院士,希望您能理解。我们学校的传统一向如此,严谨,是我们对科学最基本的尊重。
这次小小的摸底,绝无冒犯之意,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贵校学生的学术水平,方便我们后续……”
他的话术滴水不漏。
周思民院士却并未看他。
老人的目光,只是透过那面巨大的玻璃窗,静静地看着考场内那已经空了一大半的座位,看着那这些人完卷后便安静地坐在原位闭目养神的龙河学生。
他笑了笑。
那是一种云淡风轻的,仿佛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戏剧的笑容。
“哦,校长先生,您不必解释。”
他的声音很平静,带着一种老人特有的温和。
“我们完全理解贵校的严谨。”
“其实,我们何校长的意思也很简单。”
周思民院士缓缓转过头,迎上苏黎世校长那双带着虚伪歉意的蓝色眼睛,一字一句地,清晰地解释道:
“他只是想让孩子们在来之前,随便地考一考。”
“好向贵校充分地展示一下,我们龙河大学二年级学生的一个大致的……”
周老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最后,他选了一个最朴实,也最残忍的词汇。
“‘平均水平’。”
“这样,也方便贵校为他们安排后续课程的,真实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