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周思民院士的“凡尔赛”
第374章:周思民院士的“凡尔赛” (第1/2页)宴会厅内的气氛,在何宇那句轻描淡写的邀请之后,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凝滞。
空气中,原本轻松流淌的音乐声,似乎被一只无形的手,调低了音量。
杯盘碰撞的清脆声响,也在此刻,默契地,稀疏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聚焦在了“风神”专家团那张长桌上。
十二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气象学家,这些平日里习惯了在国际会议上指点风云、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的科学巨擘,此刻,却集体陷入了沉默。
他们的脸上,维持着恰到好处的、无可挑剔的社交礼仪性微笑。
然而,在那微笑之下,是各自翻涌的心思。
免费的,新式体检?
这个邀请,听起来,充满了善意。
但,也充满了,太多,无法言说的未知。
龙河大学的医疗技术,早已通过各种渠道,在他们这个层级的圈子里,传得神乎其神。
可越是如此,他们就越是警惕。
这究竟是一次单纯的善意展示,还是一次……别有目的的数据采集?
作为各自国家的国宝级科学家,他们的身体数据,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敏感的战略资源。
更何况,是在龙河大学这座,已经被西方世界,半公开地,列为“技术黑洞”的神秘堡垒之内。
接受,意味着潜在的风险。
拒绝,又显得,不近人情,甚至是在公然地,表达不信任。
这是一个,包裹着蜜糖的,外交难题。
就在这尴尬的沉默,即将发酵成一种无声的对峙时。
一个悠然、平和,甚至带着几分笑意的声音,从主桌的方向,不疾不徐地,传了过来。
“哎呀,各位国际友人,不用这么客气。”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坐在何宇身旁的周思民院士,正慢悠悠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他那张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挂着一种,邻家老爷爷般的,和蔼笑容。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刚才那几乎凝固的空气。
他对着“风神”专家团的方向,随意地,摆了摆手。
“这是我们何校长的一点心意,你们就当是,体验一下我们龙国特色的‘养生文化’嘛。”
“养生文化”?
这个带着浓郁东方传统色彩的词汇,让几位欧洲科学家的眉毛,不自觉地,挑动了一下。
他们脑海中,瞬间闪过的,是针灸、草药、太极拳……这些古老而又神秘的印象。
心头的警惕,稍稍,放松了一丝。
或许,是他们,想得太多了?
然而,接下来,周思民院士的动作和话语,却让他们的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
他端起了面前那只,盛着清茶的白瓷小杯。
手指,稳得,没有一丝一毫的颤抖。
他将茶杯凑到唇边,轻轻呷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润过他那依旧红润的嘴唇。
然后,他将茶杯,轻轻放回桌面。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从容不迫。
他再次开口,语气,却变了。
那是一种,极度随意,极度平淡,却又在每一个字眼中,都透着一股,足以让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强大底气的语调。
一种,云淡风轻到,近乎是“凡尔赛”的语气。
“这个新式的体检嘛,嗯……效果,还是不错的。”
那个“嗯……”,拖着一个不长不短的音。
像是在斟酌词句,又像是在回味着什么。
这个小小的停顿,却让“风神”专家团所有成员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他们的身体,都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
只听周思民,继续用那种,谈论今天天气一般的,平淡口吻说道:
“我们这些,在龙河大学工作的‘老家伙’们,基本上,每年,都可以免费地,享受一次。”
每年!
免费!
这两个词,如同一对无形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人的心坎上!
他们是什么人?
他们是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是享受着各国最优渥医疗保障的精英。
可即便如此,他们为了维持自己这副,日益衰老的身体机能,每年,都要自费,投入一笔,常人难以想象的,巨额资金。
那些最先进的靶向药,最前沿的生命科学疗程,最顶级的私人医生……
哪一样,不是用金钱,堆砌出来的?
可在这里,在龙河大学,这种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竟然,只是给“老家伙”们,每年一次的……福利,还是免费的?
专家团团长,那位来自德国的老科学家,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