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2章 万宝楼的第一招
第一卷 第52章 万宝楼的第一招 (第1/2页)时间在黄仁的忙碌中飞逝。
鹅城坊市越来越热闹,带来的税收和情报越来越多,外部的危机也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万宝楼的对付黄仁的第一招,来得比黄仁的预判还要卑鄙一些。
起因是这样的:
在这段时间里,黄仁一直想尝试,引入更多的商家进入坊市。
这种外交尝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鹅城与一个小型修仙家族“林家”建立了初步的贸易关系。
鹅城用妖兽材料和银线竹,甚至从对方那里,换到了一些急需的丹药和一本《初级聚灵阵布置详解》。
虽然只是最低等的聚灵阵,但对提升核心区域的灵气浓度大有裨益。
然而,危机也如同跗骨之蛆,悄然逼近。
这一天,林家派人找上门来,说他们的交易使者,在离开鹅城后不久,于青丘泽野上……神秘失踪了!
这事让黄仁觉得蹊跷。
青丘泽野上,虽然妖兽很多,但是修为都很低,怎么可能杀死林家的精锐?
但,
事情是在鹅城附近发生的,黄仁百口莫辩。
仅仅半天后,林家的问责信和一支由练气后期修士带领的护卫队,就气势汹汹地来到了鹅城门外!
为首的林家长老面色铁青,声音冰冷:
“黄城主!我林家弟子在你们的地盘上失踪,还请给我们一个交代!否则,休怪我林家不客气!”
林家护卫队兵临城下,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为首的林家长老名叫林涛,练气九层修为,面色阴沉似水,身后跟着十余名林家子弟,个个修为不俗,最低也是练气五层,显然是林家的一支精锐力量。
他们显然认定了林家弟子的失踪与鹅城脱不了干系,兴师问罪而来。
城墙上的民兵和猴子保安队立刻紧张起来,弓弩上弦,棍棒紧握。
孙小圣龇牙咧嘴,跃跃欲试。
刚刚经历兽潮之类的大风大浪的鹅城,绝不能容忍再次被挑衅。
黄仁闻讯登上城头,面色平静地看着下方的林涛等人。
“林长老,此言何意?贵家族弟子离开我鹅城时一切安好,至于之后在泽野上遭遇不测,为何要算在我鹅城头上?青丘泽野妖兽横行,危险重重,莫非林家长老不知?”黄仁不卑不亢地回应。
林涛冷哼一声:“哼!巧言令色!我林家弟子修为不弱,更有法器护身,岂会轻易葬身寻常妖兽之口?定是你们见财起意,暗中下了毒手!速速交出凶手和财物,否则今日便踏平你这小小鹅城!”
这话就完全是蛮不讲理了,分明是借题发挥,想要趁机打压甚至吞并刚刚有点起色的鹅城。
黄仁眼神一冷:“林长老,说话要讲证据。无凭无据,便要血口喷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莫非以为我鹅城是好欺负的不成?”
他话音落下,孙小圣很配合地发出一声威胁性的低吼,赤铜棍重重顿在城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城墙后方,那三具被炼制成铁尸的僵尸也发出低沉的嗬嗬声,煞气弥漫。
林涛等人感受到鹅城展现出的实力和强硬态度,脸色微变,但仗着己方修为整体较高,并未退缩。
“证据?待我拿下你,搜魂炼魄,自然便有证据!”林涛眼中闪过厉色,似乎就要动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阿弥陀佛!”
一声苍老却洪亮的佛号突然从远处传来。
只见官道尽头,一支规模不小的商队正缓缓行来。
商队中央,一辆华贵的马车帘子掀开,一位身披锦斓袈裟、面色红润、眉毛雪白的长眉老僧,正双手合十,目光平和地看向这边。
商队周围,护卫森严,显然来历不凡。
那老僧气息内敛,但黄仁凭借炼气十层的修为和系统赋予的敏锐感知,能隐隐感觉到对方体内蕴藏的、如同火山般磅礴的灵力——这绝对是一位金丹期以上的高僧!
“此地为何如此喧哗?刀兵相见,岂不有违我佛慈悲之道?”老僧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
林涛看到这老僧和其护卫的规模,气势顿时一窒,收敛了许多,拱手道:“这位大师请了,在下林家林涛,因家族弟子在此地失踪,特来询问,并非有意寻衅。”
老僧目光转向黄仁:“这位小施主,又是何事?”
黄仁心思电转,这老僧看起来像是正道人士,或许可以借力打力。
他立刻换上悲天悯人的表情,躬身行礼:“晚辈鹅城黄仁,见过大师。此事纯属误会,林家道友离城后失踪,晚辈亦感痛心,并已派人四下寻找,奈何泽野茫茫,尚未有结果。
林长老爱徒心切,心情激愤,晚辈能够理解,只是这‘踏平鹅城’之言,实在令晚辈惶恐,我城中皆是安分守己的百姓与求存的小妖,何辜至此?”
他这番话,既说明了情况,又点出了林家的蛮横,还暗示了自己(佛门弟子)的身份和城中的和谐景象,可谓滴水不漏。
那长眉老僧闻言,白眉微动,看了看鹅城还算齐整的城墙,又看了看城墙上严阵以待但主要是防御姿态的民兵和猴子,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林长老,爱徒心切可以理解,但迁怒于人,非君子所为,亦非我辈修行之道。既然黄城主已派人寻找,不如稍安勿躁,等待消息如何?”
林涛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这老僧明显偏向鹅城,而且实力深不可测,他不敢造次,只得咬牙道:“既然大师开口,我便给他三日时间!若三日后没有交代,休怪我林家不讲情面!”
说完,他狠狠瞪了黄仁一眼,带着林家护卫队悻悻退后一段距离扎营,显然不肯轻易离去。
黄仁心中冷笑,三天?足够了。
他连忙打开城门,亲自将那位长眉老僧和他的商队迎入城中,安排到最好的客舍休息。
交谈中得知,这位老僧法号“长眉”,来自遥远的“金顶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