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不容拒绝(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64章 不容拒绝(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2页)与此同时。
大洋彼岸,美国纽约州,百事可乐公司总部。
销售总监罗伯特·米勒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心情如同窗外的阳光一样明媚。
他正在审阅公司1979年第一季度的初步销售数据报告,嘴角忍不住上扬。
过去几年,百事可乐通过激进的“百事挑战”口味盲测活动和针对年轻群体的营销策略,成功在北美市场份额上压制了老对手可口可乐。
1978年的年终数据显示,百事可乐的市场份额历史性地超越了可口可乐,虽然优势微弱,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
1979年开局,各项市场指标和渠道反馈依旧积极,罗伯特有理由相信,这一领先优势将继续保持甚至扩大。
他悠闲地端起咖啡,准备签署这份在他看来只是走个程序的季度报告。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报告最后几页的细分数据对比和市场份额走势图时,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这这不可能!”罗伯特猛地放下咖啡杯,身体前倾,几乎要贴到报告上。
报告清晰显示:1979年第一季度,可口可乐北美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7%,而百事可乐的增速仅为2.1%。
更让他震惊的是,经过加权计算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可口可乐的份额从去年底的48.1%回升至49.5%,而百事可乐则从48.3%微跌至48.0%!
可口可乐不仅止住了下滑趋势,更在短短一个季度内实现了反超!
“出大问题了!”
罗伯特的心猛地一沉,刚才的轻松惬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他立刻拿起内部电话,急促吩咐道:“莎拉,立刻通知销售分析部、市场调研部的负责人,十分钟后到我办公室开会!
另外,把最近三个月所有渠道的异常销售报告、消费者调研简报,全部送过来!快!”
十分钟后,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销售分析部主管马克和市场调研部主管丽莎坐在罗伯特对面,神情紧张。
“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罗伯特将销售报告摔在桌上,面色铁青地看着下属们,“可口可乐做了什么?
为什么一个季度之内,形势会发生如此逆转?
我们的市场监测系统是摆设吗?
为什么没有任何预警?”
马克擦了擦额角的汗:“罗伯特,我们也在核实数据。
初步看,增长主要来自可口可乐传统强势的餐饮渠道和便利店渠道,尤其是家庭装和单人即饮瓶装产品。
但具体原因.还在排查。”
丽莎补充道:“消费者月度跟踪调研显示,最近三个月,可口可乐品牌的购买意愿和满意度指数有微弱提升,但并未发现其广告投放或促销力度有显著变化。
口碑传播方面,也没有监测到大规模的新话题。”
“没有变化?没有新话题?”
罗伯特指着报告,“那这5.7%的增长和市场份额回升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我要的是原因!
具体的原因!
立刻启动紧急调查!
动用所有资源,我要在48小时内知道,可口可乐到底用了什么魔法!”
“是!”马克和丽莎立刻答应,起身快步离开。
罗伯特靠在椅背上,眉头紧锁。
这种无声无息的反超最令人不安。
它意味着对手可能找到了一种无需大规模广告轰炸、却能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有效手段。
而这种手段,百事却毫无察觉。
随着百事可乐庞大的销售渠道团队高速运转起来。
短短几个小时后,就有了初步的调查结果。
马克和丽莎拿着紧急整理的报告再次走进罗伯特办公室,脸色有些古怪。
“罗伯特,有发现了。”马克翻开报告向罗伯特汇报道,“渠道反馈和消费者访谈中,出现一个.一个我们没想到的关键词。”
“什么关键词?”罗伯特立刻追问。
“瓶盖。”马克指着报告上的汇总数据,“可口可乐的瓶盖。”
罗伯特一愣:“瓶盖?
瓶盖怎么了?
可口可乐换包装了?”
“不,不是包装设计。”马克摇摇头,同样有些难以置信,“是瓶盖的.使用体验。”
他翻到报告下一页:“多家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的采购经理反映,最近几个月,尤其是天气转暖后,关于可口可乐玻璃瓶瓶盖难拧开的顾客投诉明显减少。
甚至有顾客主动提及,现在可口可乐的瓶盖‘更容易拧开’,‘不会滑手’,‘老人和孩子都能轻松打开’。”
丽莎也接口道:“我们的街头访问也反馈了类似信息。
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女性和中年以上的消费者,提到‘最近买可口可乐,盖子好像更好开了’,‘不用担心拧不开或者弄伤手了’。
虽然这并非他们选择可口可乐的首要原因,但确实是一个被频繁提及的‘小优点’。”
罗伯特听得目瞪口呆:“瓶盖.更好开了?就因为这个?”
他感到无比荒谬。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缠斗百年,投入亿万资金在品牌、口味、渠道、广告上,难道最终决胜的关键,竟是一个小小的瓶盖的开启体验?
“如果只是零星反馈,我们可以认为是偶然。”马克表情严肃起来,“但数据交叉验证显示,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
而且,我们对比了同期百事可乐的消费者反馈。”
他顿了顿,声音有些低沉:“百事可乐瓶盖‘难拧’、‘滑手’、‘需要借助工具或毛巾’的抱怨率,同比上升了15%。”
他的话让办公室里陷入一片沉默。
罗伯特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饮料行业,尤其是碳酸饮料这种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任何微小的用户体验改善,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瓶盖开启的便捷性,看似微不足道,却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每一次使用的便利性和愉悦感。
日积月累,足以潜移默化地改变消费习惯。
“查!”罗伯特猛地站起身,“立刻给我查!可口可乐的瓶盖到底做了什么改进?
供应商是谁?
技术来源是哪里?
为什么我们毫无所知?”
调查方向一旦明确,效率顿时大大提高。
很快,一个名字浮出水面。
当马克将一份写着“陈记食品有限公司”和“菱形防滑瓶盖专利”的简短报告放在罗伯特桌上时,罗伯特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陈记?港岛那家小公司?”罗伯特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的这句话。
他想起来了。
去年底,确实有一家名为“陈记”的港岛公司,拥有一种能改善瓶盖开启体验的专利技术。
当时,国际部副总裁还专门去港岛就专利授权进行了谈判,后来因为那家“陈记”的港岛公司,要百事可乐开放销售渠道用以销售他们的产品,被总部拒绝。
当时还有高管开玩笑说:“一家港岛的不知名公司,居然想使用我们的销售渠道?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可口可乐显然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迅速将这项专利技术应用到了产品中。
“立刻联系这家陈记公司!”罗伯特几乎是吼出来的,“不!直接派人去港岛!
我要知道,我们还有没有机会再次拿到授权!
或者,我们的研发部门到底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拿出替代方案!”
就在这时,罗伯特的秘书敲门进来,说道:“米勒先生,我找到了去年底研发部门的报告。
这上面说,他们检索了相关专利信息,发现陈记食品的这项‘菱形防滑瓶盖专利’已在全球主要市场注册,包括美国。
专利保护范围写得非常严密和宽泛,涵盖了主要的防滑结构和应用方式。
他们经过评估,短期内绕开专利设计出同样效果且不侵权的新瓶盖.难度极大,如果要研发,时间至少需要十八个月。”
罗伯特闻言,身体晃了一下,重重坐回椅子上。
一股强烈的懊悔和挫败感涌上心头。
就因为当初的傲慢和轻视,他们错过了一个小小的、却可能改变战局的关键技术。
而现在,这个技术正被对手用来狠狠地打击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