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是理直气壮的事(感谢云尘夏天的盟主)
第135章 是理直气壮的事(感谢云尘夏天的盟主) (第1/2页)在路口跟温知夏分别之后,陈拾安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往前继续走了一段路,接着左拐去往西江边。
已经快夜里十点钟了,西江边依旧热闹。
工作日这会儿,热闹程度虽不比节假日,但人流量依旧不少。
街边的榕树下,一台简易的小推车,上面两个保温不锈钢桶,一盏接着充电宝的夜市灯照亮了这个小小的摊位。
漆黑如墨的猫儿慵懒地趴在一旁的折迭小板凳上,身旁长相秀丽的年轻姑娘,正拿着长柄杓熟练地给顾客打包糖水。
“姑娘,小陈师父他今晚还过来吗?”
“嗯,如果他不忙的话,应该是会过来的,差不多也下晚自习了,您若有空,可以稍等他一会儿。”
“好好好,那给我来一碗绿豆糖水吧。”
“不好意思大叔……绿豆糖水卖完了,要不您来一碗银耳糖水?”
“咦,今晚不是香芋西米露了?”
“哈哈,是啊,今晚做了银耳糖水。”
“好,那就来一碗银耳糖水吧。”
自从陈拾安上次出摊之后,就有不少的国学和传统文化爱好者慕名而来,想要跟他交流交流,或者买点东西。
可惜陈拾安这些天都要上课,基本只有晚自习下了课才有时间过来,这群粉丝也不介意,便聚集在这边等着,陈拾安不在的时候,粉丝们就三三两两的闲聊,俨然成为了一群有共同爱好者的文化交流小聚会。
陈拾安最近在网上热度很高,年纪轻轻,知识面就如此广博,聊起修道、易学、术数、医学、星相乃至书画、古典、传统手工艺这些,了解和见解之深度令人咋舌。
加之他既是学生又是道士的身份,人长得又帅,不少粉丝把这些街头交流视频录了下来发到网上,连带着陈拾安自己的斗音粉丝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都暴涨到了十万。
虽然网上看着很火的样子,但大部分都是水分,平日里陈拾安走在街头,几乎没什么人能认得出他,毕竟现在互联网虽然很发达,但却存在着信息茧房,除非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不然手机刷烂都刷不到他。
陈拾安自己对这些网上的东西没太多实感,权当做体验下现代互联网生活,以及弘扬一下传统文化。也不像其他人那样会去抓住热度运营,只是一如既往地随性,空闲了就发条粗糙的、连配乐都没有的干巴视频,直接就精准地筛掉了九成的吃瓜网友,剩下的真的都是很感兴趣的粉丝了。
因为婉音姐和肥墨晚上都在这边出摊的缘故,陈拾安每晚下了晚自习都会过来西江边喝糖水,顺带跟这群对国学和传统文化感兴趣的粉丝交流一下。
只不过出摊没有固定的店面和地点,陈拾安也不定时不定点的冒头,粉丝们想逮他都难。
发现小陈师父总是会在糖水姑娘的摊位旁冒泡之后,粉丝们也找到规律了,从每天蹲陈拾安变成了蹲李婉音,李婉音的糖水摊位置在哪儿、这群粉丝的文化交流小聚会的位置就在哪儿……
连李婉音自己都没想到,陈拾安人不在摊位上,自己却还沾了他的光,热热闹闹地做生意。
平日里她也要上班,每天下班回来就赶紧忙着准备糖水,八点钟准时出摊。
原本估摸着出摊这么晚,起码得熬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卖完糖水的,却没想到沾着陈拾安的光,出摊顶多两小时左右,糖水就要卖完了。
毕竟已经不是学校里不需要为生计而发愁的学生了,已经毕业的李婉音很清楚,需要先赚钱才能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她没有知夏梦秋那么好的家境、也没有陈拾安那么强的本事,但幸运的是,她遇到了陈拾安,为了不辜负他的帮助,她肯定要十二分的努力才行。
每天六点多起来准备食材,一直到八点多出门去上班,下班回来又忙着做糖水出摊,一直到十点多收摊,回去还要清点账目、清洗厨具、洗漱洗澡,忙忙碌碌得到差不多十二点才躺床上睡觉……
长这么大来,李婉音从未有过这样紧凑而忙碌的日子,但她却不觉得辛苦,反而格外的充实。
尤其是见到江边的夜色下,下了晚自习的陈拾安背着包朝她走过来那一刻,李婉音只觉得浑身都变得有劲儿了。
正如此刻——
“婉音姐。”
“拾安你下课啦?”
“嗯,婉音姐今晚糖水卖得怎么样?”
“嘿嘿,快卖完了,你那群粉丝都等你好久了。”
“小陈师父,你家姐姐做的糖水味道确实不错!”一旁的中老年粉丝们夸赞道。
“是吗,谢谢诸位捧场了。”
陈拾安笑了笑,转过头来又跟李婉音说话,“婉音姐还有绿豆糖水吗?”
“有!”
刚刚说绿豆糖水卖完了的李婉音,从小推车上拿出来一碗早就准备好的绿豆糖水递给陈拾安。
这是她的习惯了,每晚出摊卖两桶不同的糖水,不管是哪一桶,她总要留一碗不卖,不管陈拾安过来的时候要吃哪一份,剩下的那一份她就自己吃。
陈拾安接过李婉音递过来的绿豆糖水,就站在她的摊位旁边,一边吃着糖水一边跟这群粉丝们交流。
指点指点他们的书法画作、指点指点他们的手工艺品、或者跟他们聊聊那些感兴趣却又想不明白的修道、易学、术数等百家经典学术问题。
陈拾安被这八九个青中老年人围着,大家都跟他一样,一边喝着糖水一边交流,穿着学生校服的他,此刻却更像是学识渊博的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