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90章 老家伙跟不上年轻人的‘新思想’了
第一卷 第390章 老家伙跟不上年轻人的‘新思想’了 (第2/2页)钱汉忠擦了擦嘴角,推开椅子站起身来。
“年纪大了,饭后得走动走动。”
他看向郑仪,目光中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
“小郑啊,陪我老头子散散步?”
郑仪心知肚明这绝非简单的散步,却也只能起身微笑:
“是我的荣幸。”
卢志伟和黄维民也立刻起身,一左一右站在钱汉忠身旁。
赵庆龙本想跟上,却被钱汉忠一个眼神制止,只得讪讪留在原地。
四人走出餐厅,来到“春晖”精心设计的后花园。
这里曲径通幽,假山叠石,古树参天,处处透着一种低调的奢华。
深秋的银杏叶铺了满地金黄,踩上去沙沙作响。
钱汉忠走在最前面,步履稳健,丝毫不显老态。
卢志伟和黄维民紧随其后,将郑仪隐隐隔在稍后的位置。
“小郑啊,”
钱汉忠忽然开口,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意味。
“你在省里待过,应该读过不少书吧?”
“不敢说多,略知一二。”
郑仪谨慎回答。
“《资治通鉴》读过吗?”
钱汉忠忽然问。
“读过一些。”
“嗯。”
钱汉忠点点头,脚步不停。
“司马光写这本书,开篇就讲‘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什么意思啊?”
他侧过头,鹰隼般的目光斜睨着郑仪。
“是强调名分、秩序的重要性。”
郑仪平静回答。
“不错!”
钱汉忠声音突然提高了一些,也更加严肃了一些。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规矩!是秩序!是长幼尊卑,上下有序!”
“有些人啊,年轻气盛,总想着打破常规,搞什么新花样。却不知道,破坏了规矩,动摇了根本,是要出大乱子的!”
这话已经毫不掩饰地指向郑仪近期的所作所为。
卢志伟立刻接话,语气带着“过来人”的感慨:
“老师说得太对了!我在省国资委这些年,最深切的体会就是,国企改革,千头万绪,但核心一条不能变——党管干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循组织程序!绝不能搞什么‘破格提拔’,‘越级使用’!那会乱套的!”
黄维民也温和地补充,看似中立,实则绵里藏针:
“郑秘书长年轻有为,想法多是好事。但明州情况特殊,老干部们经验丰富,对市情民情了解深刻。多听听老同志的意见,遵循既有的工作惯例和程序,可能更稳妥一些。”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引经据典,谈笑风生,却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向郑仪笼罩过来。
他们在用“规矩”、“秩序”、“程序”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告诫他,约束他,甚至威胁他。
郑仪安静地听着,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微笑,但眼神已经彻底冷了下来。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针对陈默的任命,更是对他整个施政思路的否定和打压。
他们希望他回到那条被资本和旧势力裹挟的老路上去。
“钱老和两位领导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郑仪终于开口,打断了三人的“围剿”。
他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迎向钱汉忠。
“不过,我对司马光这句话,倒是有一点不同的理解。”
钱汉忠眉头微蹙,卢志伟和黄维民也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哦?说来听听。”
钱汉忠语气冷淡。
“司马光强调‘礼’和‘分’,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这没错。”
郑仪缓缓说道,语气不疾不徐。
“但他写《资治通鉴》的根本目的,却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他目光扫过卢志伟和黄维民,最后定格在钱汉忠脸上。
“明州前些年,规矩不可谓不严,程序不可谓不全。但结果呢?”
“四海集团坐大,侵吞国资,鱼肉百姓,一些干部同流合污,甚至充当保护伞!”
“这难道是因为我们破坏了规矩吗?”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某些人,打着‘规矩’‘程序’的旗号,行利益输送、权力寻租之实!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郑仪的声音也提高一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凛然之气。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固守那些已经被事实证明存在漏洞、甚至被某些人利用来谋私的所谓‘规矩’!”
“而是要建立新的、更加公平公正、更有利于明州长远发展和老百姓福祉的规矩!”
“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可能会打破一些既有的平衡。”
“但这正是‘考当今之得失’后,必须做出的改变!”
“如果因为害怕打破‘规矩’,就放任问题存在,甚至纵容腐败蔓延,那才是对历史、对人民最大的不负责任!”
一番话,掷地有声!
直接将钱汉忠三人所谓的“规矩论”批驳得体无完肤!
你们不是讲历史吗?
好!我就用历史来回击你们!
明州过去的问题,恰恰证明你们维护的那套“规矩”有问题!
我们现在要改革的,就是这套有问题的“规矩”!
钱汉忠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他万万没想到,郑仪竟然敢如此直接、如此强硬地当面驳斥他!甚至将他维护的“秩序”与四海集团的腐败直接挂钩!
卢志伟和黄维民也惊呆了,张着嘴,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园子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只有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和几人粗重不一的呼吸声。
钱汉忠死死盯着郑仪,胸膛微微起伏,那双鹰目中燃烧着压抑的怒火。
他习惯了被人敬畏,习惯了说一不二,何曾受过一个年轻后辈如此顶撞?!
“好!好一张利嘴!”
钱汉忠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声音冰冷刺骨。
“看来郑秘书长是铁了心要‘改天换地’了!”
“不敢。”
郑仪微微欠身,语气依旧平静,但眼神没有丝毫退让。
“我只是在做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该做的事。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有腐败,就要坚决查处。这既是职责所在,也是民心所向。”
“好一个职责所在!民心所向!”
钱汉忠怒极反笑,猛地一甩袖子!
“看来我们这些老家伙,是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新思想’了!”
“志伟!维民!我们走!”
说完,他不再看郑仪一眼,转身大步朝着小楼方向走去,背影僵硬,带着滔天的怒意。
卢志伟和黄维民狠狠瞪了郑仪一眼,连忙快步跟上。
郑仪独自站在原地,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脸上没有任何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