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国籍冲突(求月票~嘤嘤嘤)
第316章 国籍冲突(求月票~嘤嘤嘤) (第2/2页)他们预约的是一家位于曼哈顿中城的邮局护照受理处。面对那台冰冷的专业相机和一脸严肃的工作人员,拍摄两个不到两岁宝宝的合格护照照片,变成了一场充满了混乱与欢笑的战斗。
伊森一看到镜头就咧开嘴笑,露出了刚长出的几颗小米牙,完全不符合“中性表情”的要求;而奥莉维娅则对那个闪光灯充满了恐惧,每次快门一按,就下意识地把头埋进艾米丽的怀里。
最终,在艾莉娅用小玩具在镜头后方吸引注意力,艾米丽温柔地固定住宝宝的脑袋,林予安亲自掌镜抓拍了近百张照片后,才终于选出了两张勉强符合所有规定的“严肃脸”照片。
在DS-11申请表上,林予安和艾莉娅作为法律上的父母,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艾米丽则在一旁,温柔地帮两个有些不耐烦的小家伙整理着衣服。
提交完所有文件,工作人员告知他们,即便选择了加急处理,也需要三到五个工作日才能收到护照。
利用这个必须的等待间隙,一家人迎来了难得的都市假期。
林予安带着她们重游了中央公园,艾莉娅兴奋得像个孩子,拉着艾米丽在结冰的沃尔曼溜冰场上滑冰。而林予安则推着婴儿车,在场边充当着最称职的观众和摄影师。
艾米丽则利用这个机会,重返了她熟悉的艺术世界。她独自一人,在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里待了整整一个下午,沉浸在梵高的《星夜》和莫奈的《睡莲》所营造的静谧世界里。
当她心满意足地回到酒店时,却发现林予安早已为她准备了一个更大的惊喜。
“这是什么?”艾米丽看着房间里多出的一个巨大的画架和全套顶级的画具,惊讶地问道。
“一个迟到的礼物。”林予安从背后拥住她,下巴轻轻抵在她的肩上,“我知道你一直有个画家梦。现在,我们有了一座美丽的庄园,它需要一位专属的艺术家,来记录下它的四季。”
艾米丽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她转过身,给了林予安一个深深的吻。
几天后,当一个印有美国国务院徽章的快递信封送达酒店套房时,所有人都知道,中国之行的第一道门槛,终于跨过去了。信封里,静静地躺着伊森和奥莉维V娅人生中的第一本护照。
拿到了孩子们的美国护照,他们立刻启动了第二步计划。
在预约好的时间,一家人再次出发,来到了位于哈德逊河畔的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与邮局的清冷不同,这里的签证大厅人头攒动,充满了各种口音的普通话和英语。
当林予安抱着孩子出现在大厅时,立刻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他在演唱会和电视节目上积累的巨大声望,让他在华人圈子里拥有了极高的辨识度。
一位看起来很干练的女性领事,亲自将他们引到了一个VIP窗口,大大缩短了他们的等待时间。
“林先生,我们都看了您在麦迪逊花园的演出,太为我们中国人争光了!”女领事微笑着说道,眼中充满了欣赏。
艾莉娅递上了她的申请材料,包括结婚证的复印件和林予安手写的邀请函,顺利地申请了Q1家庭团聚签证。
艾米丽也提交了她的L字旅游签证申请,附上了CAA团队早已为她规划好的、详尽到每一天的旅行计划和酒店预订单。
最后,轮到了两个小家伙。林予安郑重地将伊森和奥莉维娅那两本崭新的美国护照,连同他们的出生证明、父母的护照原件等所有材料一并递交。
在等待的间隙,艾莉娅看着那些复杂的表格,有些好奇地小声问艾米丽:“亲爱的,我还是有点不明白。”
“既然孩子们已经有了美国护照,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我们一样,直接给他们申请签证呢?办这个旅行证听起来好特别。”
艾米丽扶了扶眼镜,轻声为她解释起来,这也是她这几天研究得出的最核心的结论。
“这就是最有趣,也是最复杂的地方,它涉及到一个法律概念,叫国籍冲突。”艾米丽的声音压得很低。
“首先,中国的《国籍法》和美国不同,它主要看血缘。法律规定,只要父母一方是中国公民且没有定居在国外,那么他的孩子,无论出生在哪里,中国都认定这个孩子具有中国国籍。”
她看向林予安,点出了最关键的一点:“林并没有加入美国国籍。所以,尽管伊森和奥莉维娅出生在美国,自动获得了美国国籍和护照,但在中国政府看来,他们首先是中国公民。”
这个结论让艾莉娅愣了一下:“意思是……他们同时是美国人也是中国人?”
“没错,但关键在于,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艾米丽继续解释道,“所以就产生了冲突:中国认定他们是中国人,但他们又确实拿着美国护照。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让他们回国呢?”
“不能直接用美国护照申请签证吗?”艾莉娅追问。
“不能。”艾米丽干脆地摇头,“因为中国政府不能给自己的公民签发‘外国签证’,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但同时因为他们的国籍状态很特殊,又不能直接发给他们中国护照。”
“所以,‘中国旅行证’就应运而生了。”她拿起一份宣传册,指给艾莉娅看,“你看,这本质上就是一本临时用于替代护照的、证明其中国籍身份的文件。”
“它向世界所有国家的边检官员宣告:这个持有外国护照的孩子,是我们法律认定的中国公民,因此他/她的身份被中国认可。”
艾莉娅恍然大悟:“所以,他们回中国要用这本旅行证,去别的国家还是用美国护照?”
“完全正确。”艾米丽肯定地点了点头,“在国内,他们可以像其他中国孩子一样落户口,享受教育和医疗。但这并非一个永久的状态。”
艾米丽最后总结道:“简单来说,我们的宝宝们在成年之前,拥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身份。他们是受美国法律保护的美国公民,同时也是受中国法律承认的中国公民。”
“这个旅行证就是这道法律难题下的巧妙解决方案,是他们通往父亲故乡名正言顺的合法证件。”
这番详尽而清晰的解释,让林予安和艾莉娅都恍然大悟。他们第一次如此深刻地理解了自己孩子们那独特而又幸运的身份。
很快,资料确认无误后,窗口的工作人员便正式受理了他们的中国旅行证申请。
所有文件提交完毕,又经过了几天耐心的等待,当领事馆的取证通知单送达时,他们旅程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完成了。
在领事馆取回的文件袋里,艾莉娅和艾米丽的护照上,已经分别贴上了那张印有长城图案、带着鲜红印章的中国签证。
以及那两个深蓝色属于伊森和奥莉维娅的通往他们父亲故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所有证件办妥,意味着通往东方的道路已经完全敞开。
时间已是二月底,距离三月初的昆明峰会,只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
“看来,我们得直接从这里出发了。”林予安看着手中崭新的证件,做出了最直接的决定。
“太棒了!一场说走就走的东方冒险!”艾莉娅兴奋地欢呼起来,丝毫没有对计划突然改变的任何不满。
艾米丽则立刻进入了状态,她拿起电话,开始联系酒店的私人管家,协调行李打包和专车预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