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超脱之道(七千字大章)
第一百八十章 、超脱之道(七千字大章) (第1/2页)“好惊人的杀意,不愧是【天下第三杀阵】,纵然过去了数个纪元,只剩下残破的一部分,凝聚的杀意也没有丝毫的减少。”
宋长生踏空而立,远远的看着碑林中央的那块残破石碑,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
他与那石碑相距千里,中间还有阵法屏障阻隔,即便如此,依旧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那股纯粹的杀意,如果走到近前,能够感受到的杀意至少是现在十倍以上,就连他抵挡起来也会感到吃力。
如此也不难理解,贺云轩当年为什么仅仅只是看了【天下第三杀阵】石碑一眼就道心受损。
筑基修士,还那么的年轻,道心本就没有那么的坚定,被那惊天杀意一激,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已经极为难得了,毕竟那可是传说中能够诛仙的强大杀阵。
降落在阵法屏障之外,宋长生只是扫了一眼便发现眼前这至少是一座五阶甚至五阶以上的防御阵法。
“也不知道腰牌能不能打开这道屏障。”
往手中的象牙白玉牌之中注入一丝法力,霎时间,玉牌化作了一缕银芒,在阵法屏障之上划开了一道一人高的口子。
“果然。”
迈步进入其中,身后的裂缝也随之闭合,进入万阵碑林的一瞬间,他的心里顿时涌现出一抹说不出的感觉。
那种感觉就像你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蓦然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微妙之感。
除了中央之地【天下第三杀阵】石碑散发出的滔天杀意,他的内心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这片碑林之中还充斥着一股肉眼不可见但非常熟悉的力量。
它既不是灵气也不是洞天之中本应存在的法则之力,就像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人去揭晓。
“莫非,这就是成俊和古籍之上提到的阵法道韵?”宋长生微微挑眉。
天地洪荒,整个世界乃至于整个宇宙都是基于天道运行的规则而创造出来的,天道的成长需要一个辽阔的空间,于是大众认知之中的宇宙诞生了,天道认为这个世界太空旷,于是出现了日月星辰和一方方世界。
天道认为这些世界太过荒凉,于是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便诞生了。
因此,世间所有的一切,包括人妖魔万族在内,都是天道用于补全自身运行规则的附加产物。
总有人用天母或者别的什么称呼来形容天道,认为她是万物之母。
可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而且大错特错,除了规则以外,他们不过是天道自我完善过程中产生的附属而已,就算全部丢弃,对于天道来说也没有丝毫的影响。
甚至于,他们的消失对于天道来说可能还是一件好事。
毕竟他们的力量膨胀的很快,还有人不断的打破和挑战规则,是天道运行规则之下最不安定的产物。
如果可以,动用天道伟力把他们全灭了也不是不可能。
可世间万物都是顺应规则诞生,哪怕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沙漠中一粒毫不起眼的沙子乃至于无时无刻不在沉浮的尘埃,都具备天道规则赋与的“道韵”,只是有强弱之分。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规则之下的产物,所以道韵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绝对不会存在两份一模一样的道韵。
从理论上来讲,你可以凭借这种独一无二的道韵轻而易举的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件东西,哪怕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
阵法同样如此,万阵洞天之中的每一座阵法,都拥有独特的道韵,只要在万阵碑林之中捕捉到就可以作为钥匙打开石碑上的禁制,参悟其中铭刻的阵法。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这片碑林的范围看似不小,但里面上万块石碑代表的是上万种阵法道韵,上万种,全部充斥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之中。
除了这些以外,这片空间之中还充斥着大量其余物质的道韵,更是加深了其难度。
对于宋长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可他的心里反而涌现出了极高的兴趣。
万阵洞天是阵道学宫用来培养宫中弟子的秘境,但并非是试炼性质的,反而是奖励性质的,李成俊告诉他,无论是宫中的学子还是导师,想要进入其中,需要缴纳一大笔贡献点来换取他手中的象牙白玉牌。
这方洞天除了能够帮助修士快速领悟并掌握其中的阵法以外,最大的用处其实就是感悟道韵,理解道韵,从而壮大自身或者利用道韵。
正如先前所言,世间万物都拥有独一无二的道韵,且还有强弱之分。
道韵越强,与天道的联系就越深,相对的,能量也会越强,能量并不一定是力量,包含许多种含义。
但不管是哪一种含义,世间万物最终的目标就是接近天道,然后脱离天道规则的束缚,也就是人人追求的“超脱”。
羽化飞升便是超脱天道。
之所以说这是世间万物的最终目标,是因为在天道至公至正的运行规则之下,所有的物质都拥有同样的机会。
天衍五十,其用四十九,遁去其一。
这一便是留给世间万物的一线生机和变数。
哪怕是一根草,成长到极致也未尝不能斩落日月星辰。
紫御界的历史上虽然没有这么夸张的情况,但也有山岳成仙的例子。
人族早年间只是万族的血食和奴隶,却在掌握修行之法后,以极为短暂的时间崛起,到现在已经是天下最强大的种族,占据着广袤的土地。
曾经的万族,只能结成妖盟来对抗人族扩张的脚步。
人族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崛起,完全是得益于有别于万族的身体构造。
万族眼中羸弱的人体,是最贴合天地法则道韵的存在,贴合天道,修炼起来自然就更快,突破也更加的容易。
正因为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人族才能这么迅速的崛起。
这便是人体被称之为“道体”的由来,同样也是万族强者在修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争先恐后化为人形的唯一原因。(详见本卷二十三章)
如果可以,它们绝对会选择自己原本的形象,而不是人形。
但残酷的事实一遍又一遍的告诉它们,人形就是最终的解法,这是“超脱”的基本条件,强如真龙也无法改变。
通天坦途其实一直都明晃晃的摆在那里,只等你踏上去然后走完全程就能羽化飞升达成超脱。
这条路妖族习惯称之为“超脱”,而人族更喜欢将其称之为“长生”。
大家都给这条路划分了不同的阶段,就像是一个个小目标,激励着世人前进,在人族,这被称之为“境界”。
只是历史同样也告诉所有人,不是每个人都能踏上那条路甚至走完的。
世间绝大部分生灵,只要有前人留下的传承,就一定知晓“道韵”的存在,也能知晓“道韵”的重要性。
只要持续不断的壮大自身的道韵,就能走过那条通天大道。
道理大家都懂,事实却非常的残酷。
因为这条路是“淘汰制”。
以人族举例。
基数最大的凡人连灵气都感受不到,成为了最先被淘汰的。
炼气和筑基修士能够感悟到灵气,但感受不到法则的存在,成为了第二批被淘汰的。
紫府和金丹修士能够感受法则并纳为己用,但一道名为“元婴”的鸿沟又挡在了他们的面前。
在这道鸿沟之外的人,他们对于道韵都有清晰的概念,甚至在突破金丹期的时候,还需要以天地灵物来补全自身的道韵。
看起来他们似乎早早的就接触并利用了。
可利用是一回事,掌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之所以能够利用,是因为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人告诉他们,哪些灵物具备强大的道韵,哪些能够用作补充,后人就按照他们说的做。
实际上,除了少部分感知敏锐的修士以外,大部分人根本就感受不到道韵的存在,只能感受到灵物中的灵气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
其实还有不少人将道韵和法则混淆,错的更是离谱。
法则之力同样是天道运行规则的一部分,本身也具备独特的道韵,和沙子或者野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修士从紫府期开始尝试感悟法则,到金丹期便能完全掌握。
再想往前走,突破那道天堑,就必须壮大自身的道韵,就像突破金丹期需要补全自身五行道韵那样。
但两者之间却又有天差地别。
金丹期就像是一个小瓶子,人体本身的道韵便填了大部分,剩下的缺口只需要几件灵物的道韵就能填满,这本质上是一种取巧的方式。
不用灵物的道韵补全,就需要自己去感悟道韵,在紫府境界,这是极少部分天才拥有的专利。
而这其实就是【一元金丹道】,极致升华,返璞归真。
以往的古修士用的便是以这种方式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三个阶段便将长生之路概括。
感受不到道韵的修士,会永远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大概就是现在炼气期到紫府期的程度。
而后面有人取了巧,以灵物道韵补全了这一部分,让这些人的上限达到了金丹期,也拔高了整个人族整体的实力。
达到了金丹期,无论是实力还是寿元,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继凡人入道之后人生中第二个重大变化。
这两个变化分别对应古修士的炼精化气以及炼神返虚两个阶段的入门。
要知道,在没有这个方法的古纪元,你要是能够拥有金丹期的实力,就踏进了修行的第二阶段,地位几乎堪比现在的元婴真君。
可再往上想要取巧就很难困难了。
金丹期只是一个小瓶子,努努力也就填满了,元婴期却是一口大湖。
没错,直接从小瓶子变成了大湖。
这已经不仅仅是靠炼化灵物就能够达到的了,这样的造法,哪怕是圣地也供不起。
因此,想要突破元婴期,能够自行感受到天地道韵并将其炼化用以壮大自身是最基础的条件。
只有填满了这一口“湖”,你才能突破元婴期。
这就要拼天赋了,也就是大势力极为看重的悟性,虽然形容的不是很准确。
金丹期之前修炼的快那不是真天赋,因为各种“取巧”的办法有很多。
以古人的目光来看现在的金丹修士,其实也就是处于第一阶段的货色,因为绝大部分都是取了巧才进入第二阶段的,境界和实力是真的,但天赋就不一定了。
本身没有感悟道韵的能力,永远都无法更进一步。
这也是绝大部分金丹修士正在面临的困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他们走到了本不属于他们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