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6章 名不副实
第 1946章 名不副实 (第1/2页)王春儿之所以清楚,皆因这是恒荣祥某些绣娘的血泪教训。哪怕生儿育女,但半瞎做不得绣件挣不到钱,依旧难逃被逐出门户的悲惨命运。
绣娘的双手是她们赖以谋生的根本,需得精心养护,不得沾染半点粗活。毛线要求没那么高,她连粗活都要做。
王春儿在恒荣祥包吃包住,领下来的工钱都是自己的。日常除了洗衣,几乎不必承担任何家务。可她一个人又能有多少衣裳呢!
织毛衣的工作注定她日常生活中不会有太多享受,许诺的锦衣美食不过是虚幻的空中楼阁罢了。
所幸王春儿物欲不高,衣暖食饱足矣。如今并未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何必只为求一片能遮身的瓦、能饱腹的饭便委屈自己呢!
王春儿能鼓足勇气拒绝,也是因为作坊先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长安的交易更为频繁,亦有不少客商提出购买织工一事。
许多绣庄捏着绣工的卖身契,将她们视为商品之一,随意买卖。作为半个同行的恒荣祥,出卖毛衣工,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王春儿等人如今的户籍情况,连段晓棠都说不清楚。
按理说该在她们原本的家庭中,但经过先前的种种磨难,家人有没有替她们销户,甚至家人是否还在世,都是一个问题。
幸好此时对于女人的管束并没有那么严格,在长安有作坊荫蔽,出门只要祝三齐这些男人有正规过所,官吏只会把她们当做附庸,不会过多盘查。
有时候,被忽视也是一种幸运。
王春儿如今不良不贱,没有任何倚靠。如果作坊黑心一点,的确可以卖了她。
可恒荣祥不是这做派,他们并不乐意向外卖人赚快钱,更倾向于让客户派人过来学艺,官方的理由冠冕堂皇,自己人更靠得住。
实际上是因为培养一个熟手并不容易,作坊也没有她们的卖身契。
正是因为有了过去无数例子,祝三齐和王春儿才做做样子婉拒此事。
能跟着商队远行,就证明在掌柜管事心中,王春儿是个有成算的稳重人。若当真脑子头脑发热贸然应允,祝三齐才要麻爪。
人好好的出来,回不去了!
哪怕祝三齐同人解释,王春儿自己乐意去做妾,旁人也会腹诽他不曾尽到劝导之责,最后落得一个百口莫辩的结果。
说来说去,恒荣祥内部女工居多,她们最能感同身受,也最容易成为惊弓之鸟。说不定背后还会议论祝三齐暗中卖人,质疑他的人品,从而影响他日后的前程。
尹翠容默默地举起右手,哪怕黑暗中无法视物,依旧反复转动着手腕,仿佛在细细端详一般。
声音却有些低落,“织毛衣好歹是一门手艺,我呢,针黹女红拿不出手,洗衣做饭更是平平,只学了一些调脂弄粉的本事。”
尹翠容是名副其实的穷门娇女,当然并非十指不沾阳春水,不过是家里日子尚且过得去,所以没有死命地克扣她罢了!
在入职花想容之前,她从来没有什么胭脂水粉自由,连东西都没凑齐过。全是看在工钱的份上,被顾碧青带着一点一点学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