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投稿意向
第5章 投稿意向 (第1/2页)却说张兴国拿到小说草稿后,本来相当兴奋,结果刚看了个开头就忍不住蹙眉。
不说是红楼梦的同人小说吗?
怎么是在开局是在茜香国,主角还是什么灵魂穿越时空的刑警?
好在刚刚经历过80年代中后期‘猎奇文学’的洗礼,张兴国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
他按捺住疑惑继续往下看,发现剧情很快就步入了正轨,主角孙绍宗在回京路上,巧遇了刚刚料理完林如海的后事,正准备带着林黛玉返回荣国府的贾琏。
凭借孙家和荣国府的世交,主角搭了上了荣国府的顺风船,又靠着剽窃纳兰容若的诗词,引发了林黛玉的好奇与关注。
而等到回京之后,更是每一案都会有红楼梦里的重要人物卷入其中——《红楼梦》竟然还真能和罪案题材扯上干系!
至于灵魂穿越时空的设定……
一开始虽然有些稀里糊涂,但看到主角抄了纳兰词人前显圣,张兴国瞬间就有了代入感。
这前所未见的构架、新鲜精彩的故事、层出不穷的金句,渐渐让他沉浸其中,以至于连妻子孙晓红是什么时候回来的都不知道。
孙晓红也没管丈夫,自顾自做好了晚饭,这才招呼道:“孩他爹,过来吃饭了,等吃完再看吧。”
“噢、噢~”
张兴国嘴里答应着,却迟迟没有挪动地方,直到妻子再三催促,这才捧着小说挪到餐桌前,食不知味的拿起筷子扒饭。
他已经看到了第三案,原书中这一案比较拉胯,所以张延修改了一下,把后面的案子和这个案子合并成了一桩仇富杀人案。
当看到凶手被指认出来,歇斯底里的喊道‘老子就是要把这些有钱有势的人踩在脚下’,张兴国忍不住暗暗摇头。
近两年贫富分化日趋明显,因为仇富引发的案件着实不少,恒江日报在年初的时候,就曾经跟踪报道过一起谋财灭门案,那场景真叫一个惨绝人寰。
下意识又扒了口饭,张兴国继续往下看,就见主角孙绍宗义正言辞的驳斥道:那你应该去守陵,而不是谋财害命!
“噗~咳咳咳!”
张兴国嘴里的饭一下子全喷了出来。
“孩他爹,你怎么了?”
孙晓红忙绕到后面帮他拍背,张兴国稍稍缓过来之后,急忙把喷到稿纸上的饭粒抹掉,确认没有破坏儿子的草稿,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没事。”
于是他冲妻子摆摆手,又埋头继续往下看。
等看完当前所有内容后,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张兴国放下手里草稿,皱眉看向了儿子,眼中有怀疑、有惊讶、更多的还是担心。
期待了半天的张延,被父亲看的浑身不自在,他别扭的搔了搔头,干巴巴道:“爸,有什么你就直说好了,我能挺得住。”
同时他一颗心也在不断往下沉,生怕父亲会直接否定这本小说。
“呃~”
张兴国这才发现儿子误会了,忙道:“小说写的很精彩,尤其是最后这个天狗案,我近几年也看了不少刑侦小说,但这件案子无论是作案手法还是幕后故事,都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一名报社编辑——虽然是美术编辑——张兴国平时没少读通俗小说,大致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儿子这本小说题材新颖、节奏明快,每个案件都能找到亮点,行文更是诙谐有趣,总能让人忍俊不禁或者回味无穷。
比如书中头一次提到宝玉的时候,用的是:这孩子十二个时辰占了仨——申子戌【身子虚】。
比如主角从茜香国回到京城,哥哥孙绍祖把他领到祠堂里,说的是:你跪下,哥求你办点事儿。
再比如鸳鸯引路时,因听主角说了沿途见闻,感叹自己此生也不知有没有机会,能去一睹外面的风景,主角便鼓励道:一定有机会的,你看这‘自由’二字,处处是条条框框,却总有一笔能冲出牢笼。
拜这些所赐,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大大提升,放在1990年足称得起‘惊艳’二字。
听完父亲的点评,张延刚松了一口气,却又听父亲追问:“可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天狗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