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众口铄金,黑云压城(求票)
第三百一十三章 众口铄金,黑云压城(求票) (第1/2页)玉京城。
坐落于的金城坊的武定侯府大门紧锁,被白鳞卫贴上了加盖大印带有封镇之效的符图封条。
几个路人在路过武定侯胡同的时候,全都下意识加快了脚步,低着头迅速通过,以免遭了无妄之灾。
对面街角的酒楼上,一桌全都上了年纪的酒客看到这一幕,脸上不胜唏嘘:
“遥想当年第一代武定侯郭英,可是在鄱阳湖大战中以神箭【落日九箭】射死陈九四的盖世豪杰。
名列《大昭英烈传》,谁人见了武定侯府的后人不得竖起一个大拇指?再看如今.唉!”
“上一代武定侯郭勋因大礼议之争站队当今陛下,加封翊国公、太师,更是权倾一时,比那严阁老得势时间还早。
却恃宠而骄,满朝文武哪个也不放在他的眼里。
郭家单单在这京城里便开了1000多间店舍,好几条街整条都是他们的。
他家商队外出经商时都高悬‘翊国公’的金字招牌,招摇过市,欺男霸女,无人敢管。
族叔郭宪又掌管东厂,肆虐无辜,整个郭家都成了京师一害。”
同桌酒客中有人却拍手称快: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武定侯府合该有此下场!
当年,我家本有布庄一处,不说大富大贵日子却也过得去,却被那郭勋狗贼强夺家产,爹娘反抗竟被抓进东厂厂狱尽数殴杀。
这满京城恨透了武定侯府的良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
那郭勋得罪了满朝文武,二十年前便落得一个瘐死诏狱的下场。
如今他儿子本代武定侯郭守乾为报父仇,参与谋逆大案,就该满门尽诛!
凭什么我等受候府荼毒之人多年风餐露宿,他家的后人就能拿着郭勋贪来的钱财安享富贵?今日我才相信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只可惜听说侯府最后竟跑了一个私生子。
坊间传闻,那纨绔子弟突然有了四品职官的实力,暴起伤人逃去了南方海外。”
说到这里时,他突然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道:
“你们可知三日前严阁老府上传出来的消息?这几天全京城都传遍了。
说是那位小阁老严东楼夜宴宾客,席间突然兴致大发,点评天下富豪。
他屈指细数,共列出全大昭十七位‘首等富豪’。
更奇的是,先后全族暴死的宗室益王府、勋贵武定侯府、晋商大盐商张府全都名列其上呢。”
聊起这个,其他人全都来了精神。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
“世上的有钱人是真多啊。”
这可是全天下都有数的十七位大富豪,本来就是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再加上其中三位都是前段时间刺王杀驾的逆贼,更添上了一分离奇。
短短三天就传遍了京师。
这十七人包括:
“徐阁老、蜀王、黔国公、土司安宣慰、太监黄锦及成国公、魏国公、益王、武定侯、白鳞卫陆家。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包括三个晋商、两个徽商、以及苏州治的两个豪商。”
其中有十个是纯正的官员身份,有内阁大学士、宗室、军阀、太监和土司。
晋商、徽商以及江南商人分享其余的七席,凸现三大商帮在民间商人集团中的显赫地位。
其中的三位晋商,就是王氏家族、张氏家族和马氏家族,全都属于官商一体的典范。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富豪们的财富分配倾向三个方向:官权、特权和土地。
在大昭财富和权势必定兼备。
就算那些看起来背景简单的豪商巨贾,只要随便找找,家族里也必定有好几个“大清官”或者“海内名儒”。
不然早已家破人亡的财神沈家就是前车之鉴!
而龟山书社参与刺杀的四人中,除了暂时身份不明的【立春】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