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送王船,填海眼
第一章 送王船,填海眼 (第2/2页)甚至建立起了自己的海上王国东海国。
若在这大昭王朝的陆地上,别人大可以叫他一声王船主、王管柜。
可一旦到了海外,他却是在瀛洲称王建制,辖制东海三十六岛夷,坐拥战船数千,部众数十万的堂堂靖海王!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位当世最强水班职官虽然犯了海禁,却从来没有像其他海盗那样袭击过大昭王朝沿海。
反而年年派人带着厚礼游说地方官,承诺按四时节令上供。
只要朝廷答应开放海禁,给那些以海为田的采水人一条活路,为渔民、河工、水手、疍民、九姓渔船等等消除贱籍,他这个东海王什么条件都能谈。
可以说心心念念都想要受朝廷招安。
此后,他不仅扛起采水人中“互市派”的大旗,还主动出击帮助朝廷剿杀那些内外勾结,杀人放火的“寇掠派”海盗团伙。
过去三年,吴州、闽州两大州治的海疆防务皆由他靖海王“代管”,整个东海大致风平浪静,没有出现任何一起能捅破天的大案。
沿海商贸也日渐繁荣,从贩夫走卒到衙门里的老爷们全都发了大财,真正做到了“与人同利,为国捍边”。
直到月前,这位“互市派”盟主又大举出兵,与大昭水师一起格杀了不服王化的“寇掠派”首领【天差平海大将军】徐海。
借此向朝廷交出一份厚厚的投名状后,终于得到了一纸招安旨意。
可惜,这位最强采水人想要当大昭顺民的一腔热血,只换来了朝廷背信弃义的...埋伏诱杀!
三天前,带着少量护卫受邀登陆的靖海王,不仅没能成功上岸,反而因为自己太过天真,轻信朝廷,额外搭上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只有独子王澄侥幸没死,暂时活到现在。
王澄回想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心中依旧愤懑难平:
“您为什么要对招安和解除海禁这么执着呢?您是东海王,不是及时雨啊!
朝廷的反应也十分不对劲。
那些大老爷都是从科举里千军万马杀出来的人精。
他们难道不清楚,贸然杀掉一个严守规矩,还心心念念想要被招安的东海王,不仅平不了东海,止不住海贸,反而会制造数不清的海枭巨寇吗?
等父亲麾下的那些义子、二十四将、三十六猛,加起来几十位身怀异术绝活的大船头纷纷自立,必定不会再跟他们讲什么狗屁规矩。
也再也不会相信官府的任何承诺,只会血战顽抗到底。
五峰旗之外,不知道多少海商、采水人会放弃幻想,彻底从互市派转变成寇掠派。
这次大昭沿海恐怕是要真的遭殃了,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老爷到底想要干什么?”
不过,王澄已经没资格担心别人的死活了。
融合两世记忆后他就知道了什么叫作“送王船”!
大昭东南很多地方水脉纵横,瘴疠瘟疫、阴物邪祟、牛鬼蛇神层出不穷。
神道科仪“送王船”就是在一年年尾,由一位水班鬼神【王爷】、【千岁】坐镇,将那些陆地上的五方瘟神、邪祟、疫鬼一起送进东方的沧溟大洋。
代天巡狩,保境安民!
而王澄和父亲的尸体现在恰恰就各自坐在一艘王船上。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脸色铁青,用力咬紧牙关:
“杀人不过头点地,死了还要被拿来送王船,读书人的心肠可真是歹毒啊!”
仙,白日飞升;神,死后享祭。
在这个世界,仙人只是传说,而那些走神道的三班职官们,一生最大的奢求也不过是死后得到天地垂青,册封一尊鬼神地祇之位而已。
按照靖海王这位当世最强采水人的职官品秩、一生功绩、以及堂堂东海王的影响力,死后成为飨祭一方的地祇绝对不成问题。
死亡对他来说远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甚至能继续护佑乡梓,带契族亲。
可一旦被拿来送了王船就坏事了。
“对百姓来说是大好事,对鬼神来说却是一场生死难关。
在仪式过程中,【王爷】必须能镇压一州一境的邪祟疫鬼,要是压不住...”
恰在此时,王澄身后最后一丝夕阳落入群山。
啪啪啪...
黑漆漆的水下突然传来了莫名其妙的凌乱拍击声,似乎有什么东西拖住了这一前一后两条王船的船底。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浓浓的腐臭味,夹杂着催人欲吐的血腥气。
王澄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座驾朝着水下一沉,速度也慢了一拍。
心头“咯噔”一跳,无穷的恐惧从心底升起,忍不住打了寒颤:
“要是压不住,这位【王爷】、【千岁】就会被无数阴鬼、邪祟拖着一起去...填了东海海眼。
到时候必定跟邪祟一样,永世不得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