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桶金
第5章 第一桶金 (第1/2页)下午两点多。
李哲逗留几个小时后,终于被送出了信用社大厅。与来时的一穷二白不同,他背包里多了五十张百元大钞和一百张大团结,鼓鼓胀胀的。
娘的,这感觉也太不真实了。
李哲原本只是来咨询无息贷款,顺利的话递交贷款申请表,谁成想晌午饭的工夫,孙主任就把红戳子给盖上了!
至于是否符合程序就不是李哲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个年代银行系统管理混乱,只要找到做主的人,也就一句话的事。
马车走出很远,孙主任还站在门口挥手。
驾车的赵铁柱用草帽檐遮住半张脸,瓮声瓮气地问,“哲哥,咱这事儿...不会叫人给糊弄了吧?”
李哲也有类似的错觉,可转念一想,除了那份贷款申请书,他啥也没少。还有啥值当让人惦记的?总不会是图他这身洗的发白的旧衣服!
“哲哥,咱们现在去哪?回村吗?”
“奔供销社。”
“好嘞,驾!”赵铁柱一甩鞭子,马车加快了几分。
马车拐入一个小街,李哲看着四周没人,快速将背包里的钱取出,塞进一个黄色尿素袋子里,卷吧卷吧递给赵铁柱,“坐在屁股底下,谁叫你也甭下车。”
“诶。”赵铁柱脸色发红,有种屁股底下生金蛋的感觉,又有被信任的感动。
赵铁柱经常帮人拉货,对镇上的路很熟悉,直接将马车停在供销社门前,门脸儿上贴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标语晒得发白。
李哲叮嘱了几句,进了供销社。玻璃柜台后头,梳大辫子的售货员正支着脑袋打盹。
1988年,除了一些紧俏商品,很多东西不用票据也能买,李哲买了4斤猪肉,二十斤面,两瓶汾酒,几种常见的菜种和一袋复合肥。
白糖需要票,只买到了半斤红糖。
拎着东西出了供销社,李哲闻到一股烧饼的香味,扭头看见树底下蹲着个卖烧饼的老汉。
他想这一口很多年了,“大爷,烧饼咋卖?”
老头从树荫下站起身,掀起盖笼布的笸箩,“六分钱一个,刚出炉的,来俩尝尝?”
“包四个。”
油酥烧饼色泽金黄,外皮酥脆、上面撒着一层芝麻,一看就有食欲。
李哲坐上马车,递给赵铁柱两个烧饼,“先垫吧垫吧。”
说完,李哲先咬了一口,烧饼酥脆可口,层次分明,太香了。
赵铁柱吃的一点都不比李哲慢,几口下肚,顾不上休息,顶着日头,驾着马车返回村子。
若是平常,赵铁柱肯定会找个树荫睡觉,等天凉快了再赶路。
但今天不同,屁股底下坐着巨款,不敢在外面多待。
出了镇子,就是一人高的玉米地,李哲的心悬了起来,生怕跳出几个梁山好汉。
走了一段路,李哲发现自己想多了,这大热天,别说人了,连条狗都看不到。
村子距离镇上不远,二十分钟就到了。
饶是如此,李哲也晒得皮肤生疼,又热又渴,嗓子都快冒烟了。
马车停在李家门口,李哲将东西搬下来,给赵铁柱留了一斤多的肉,“柱子,这块肉你带回去晚上吃。”
赵铁柱哑着嗓子说,“不用,你家人多,你拿回去吃吧。”
“别废话,大黄也快生了,记得给它点肉汤。”李哲挥挥手,背着尿素袋子回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