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北风笑载胭脂汉
第54章 北风笑载胭脂汉 (第2/2页)老张笑道:“东家你放心好了,菜都新鲜的,粮油米面是我亲自把关的,绝对没问题。”
杨一木问:“现在菜跟得上吗?哪里进的货?”
老张嘿嘿一笑,道:“就刚开的那一阵子,供应比较紧张。多亏了刘春红,他家不是郊区的吗,他联系了郊区的几个大队,他们有蔬菜合作社,给我们供蔬菜。我女婿后半夜就要过去拉,好多饭店抢呢。像肉类这些,红桥菜市场搞了经营责任制,都包给了他们自己工人,讲什么效益了。
还有鱼虾团鱼这些,都是一三给我们供货,都供应得上。只要人手够,开多少席面都没问题了。”
一九八一年底,安州农村开始试行农业大包干,农民有了更大的生产自主权,一部分胆大的农民自发成立了蔬菜合作社,集中运到城里来卖。而城里菜场、供销社、商场副食品窗口也开始进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试点,说白了,尝试着摆拖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吃大锅饭模式。
但是这种改革是艰难的,也触动不少人的切身利益。
杨一木道:“这变化可真大啊。”
“咋不大呢,象西园大饭店以前多牛气,以前,由市饮食服务公司管着的,菜品单一,服务环境跟不上,亏得就差裤衩子要没了,现在还不是承包给了职工集体经营了。后面还有国营二食堂、聚香斋、红桥饭店、大众饭店、友谊餐厅也被承包了。不过里面矛盾也大……”老张说完又嘿嘿笑了两声。
杨一木不懂这里面的道道,只得好奇的问:“承包出去了,效益上去,职工得利了,这不是好事情吗?”
老张道:“对领头承包的人是好事,对下面的人就不一样了。以前不管经营多么差,干多干少一个样,工资上上下下差别不大。但现在承包的人上来管事了,不光赚了钱,还敢管,出了差子,钱说扣就扣了。下面肯定有人不服气啊,以前都一般高,凭什么就他发财、让他管着,说到底利字当头罢了。反正以前能蹦跶的,现在都蹦跶不起来了。”
杨一木觉得很正常,时代在进步,这种事、这个时代就不能抱着圣母心理,冤冤相报何时了,再说跟他也沾不上多大关系。
“反正以后会越来越好的,老张好好干,争取把饭馆开到江对面去,在省城、江南、沪城开分号。”杨一木笑道,上辈子他就是干的餐饮行业,也开过连锁,只不过后来扩张的步子太大,积累不够,又摊上了疫情,资金链断了,后面难以为继,破产了,希望这辈子努努力,把上辈子未完成的蓝图继续绘下去。
因为春节临近了,有些单位放假了,怕中午客人太多,店里忙不过来,所以不到十一点半,杨一木又把中午饭给提前吃了。
出门准备往回走的时候,杨一木肚子实在太撑了,推着车就是不骑。
北风吹得跟刀子似的,林芳非常地无奈要抓车把,“我来带你,你去后边坐。”
杨一木不给,道:“媳妇,你这魅力太大,我怕被人家笑话。”
“少贫!”林芳佯装生气,手肘往后轻轻顶了他一下,“再废话就把你扔这儿,自己走回去。”
杨一木无奈叹息这媳妇尿性渐长,连忙笑着讨饶。
两人笑闹着,一直到走出了大武城巷,这才骑上自行车。
一路上,林芳带着杨一木,两条大长腿蹬得飞快,车铃叮当作响,倒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引得不少路人纷纷侧目,羡煞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