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担当
第五章 社会担当 (第2/2页)第二年春天,大巴山小学迎来了新教室。蓝色的屋顶像一片倒悬的天空,教室后墙的“星光信箱“里,塞满了安汉中学学生的来信。小雨在回信里画了座桥,桥下是流淌的嘉陵江,桥上站着背着邮包的张诚,邮包上写着:“给所有相信星星的人。“
张诚生日那天,收到了最珍贵的礼物。小雨考上了师范大学,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里夹着片大巴山的蕨类植物标本,背面写着:“您教会我们仰望星空,现在换我成为别人的星光。“随信还有段视频,画面里,曾经的贫困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校服,在新建成的图书馆里朗读,阳光穿过窗棂,在他们脸上织出金色的网。
如今,张诚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地学生寄来的明信片。新疆的学生说:“您送的字典让我认识了'梦想'两个字。“凉山的女孩寄来自己编的手链:“等我考上大学,要像您一样去帮助更多人。“他的公文包里永远装着空白信纸,随时准备给孩子们回信,就像当年在大巴山的夜晚,借着煤油灯给小雨讲星座时那样。
某个暮春的午后,他又一次踏上了进山的路。农用三轮车的后斗里,装着最新的科普读物和文具,还有安汉中学学生们亲手制作的“星光礼盒“。车窗外,油菜花染黄了山坡,他摸出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千万盏灯。“
山风掀起他的衣襟,带来远处的书声琅琅。张诚望着连绵的群山,忽然看见无数光点在山间跳跃——那是他寄出的星光,正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长成照亮未来的火炬。而他知道,自己永远是那个幸福的邮差,只要孩子们需要,就会一直走在送信的路上,让每个梦想都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