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教育的追梦人 > 张诚校长的教育探索与实践

张诚校长的教育探索与实践

张诚校长的教育探索与实践 (第2/2页)

晨光漫过教学楼的檐角时,总有人看见张校长在文化长廊前驻足。那些用青砖镶嵌的经典故事浮雕,在他眼中是活着的时光碎片:“廉蔺的蔺相如负荆处,不知何时被学生摆了一小束野菊;“愚公移山“的石缝里,悄悄生长着几株蒲公英,风过时,种子便沾着“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字样飞向操场。长廊尽头的名言警句墙,是流动的文化橱窗。教导主任发现,不知哪个班级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旁贴了手绘漫画:两个卡通小人正互相交换书包,书包上分别画着“数学卷子“与“美术画册“。更妙的是雨季,墙壁受潮后,“学而不思则罔“的“罔“字偏旁洇开墨痕,远远看去,竟像个正在沉思的小人托着下巴。孩子们在周记里写:“原来汉字会在雨里长大。“
  
  教学楼的墙壁是学生的文化画布。二楼拐角的《千里江山图》临摹长卷,是美术社团三十个午后的心血,石青石绿的颜料里混着阳光的颗粒,远远望去,仿佛能看见王希孟笔下的云气在现代走廊里流转。五年级教室外的书法墙最有烟火气,某个男生的“横“画写得歪歪扭扭,却恰好穿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粥“字,像是给古训添了把冒热气的汤勺。
  
  传统节日是校园的文化纽扣。清明时节,后勤处老陈带着孩子们在操场边采艾草,有人把艾草别在校服纽扣上,远远看去,像缀着绿色的诗句。中秋夜的“诗词灯谜会“上,穿汉服的女生提着宫灯穿梭,灯笼上的谜面藏着巧思:“月有阴晴圆缺(打一成语)“,谜底“光明磊落“被写在泛黄的宣纸上,月光漫过时,竟像苏轼的笔迹在纸上游走。最动人的是冬至,食堂飘出的饺子香里,忽然响起古筝声——不知哪个班的学生在走廊里弹《梅花三弄》,琴弦上的霜意与热气氤氲,凝成玻璃窗上的冰花。
  
  国学诵读比赛的舞台总在银杏树下。去年霜降,初三的林悦穿着素色襦裙,诵《岳阳楼记》时,一片银杏叶恰好落在“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字上。她顿了顿,指尖轻轻拂去落叶,台下忽然响起掌声——不是为技巧,而是为那个与千年文字共振的瞬间。台下坐着的退休教师李奶奶,看着孩子们手里的竹简道具,忽然想起自己当年在私塾里背诵《论语》的清晨,阳光穿过雕花窗棂,落在竹简上的光斑,竟与此刻舞台上的追光灯如此相似。
  
  暮色浸染文化长廊时,总有些意想不到的相遇:穿卫衣的男生蹲在“刻舟求剑“浮雕前,用手机拍摄角度,准备做数学函数图像的创意作业;扎马尾的女生靠在“见贤思齐“的匾额下,给闺蜜讲《红楼梦》里的诗词,风掀起她的书页,露出夹着的古风书签,上面印着自己写的“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校长站在办公楼窗前,看孩子们抱着作业本穿过挂满书法的走廊。某个学生的作业本滑落,露出封面上的甲骨文涂鸦,旁边是用马克笔写的“加油“二字。他忽然笑了,想起文化墙上新换的标语:“与古为新“。暮色中的校园,传统与现代像砚台里的水墨,在年轻的笔触下晕染出温润的光泽,那些刻在青砖上的故事,终将化作孩子们笔下的新章,在时光的宣纸上,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注脚。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张诚校长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环保公益活动等。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学生们走进社区,关爱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和关爱;环保公益活动中,学生们走上街头、走进公园,宣传环保知识,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使命,培养了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关注环境的良好品质。
  
  张诚校长的教育理念,犹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学校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他的引领下,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扎实知识基础、健康身心、积极人生态度、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他的教育探索与实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