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晚霞如火
第一章 晚霞如火 (第1/2页)5月21日傍晚,北京邂逅惊艳黄昏。
火烧云在天空中呈现出浪漫的橙红色,夕阳正落下天际线,霞光犹如金色波浪翻涌而来,形成了油画般绚烂的美景。
晚霞如火,壮美之极。人们纷纷停下脚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北京大学燕园本部博士宿舍。燕园的46、47、48号楼是博士宿舍的主要区域。每栋楼都有四人间,但实际上住两人。每个房间的空间虽然不太大,但住起来还是挺舒适的。
郝秋岩把一张科学简报扔到米棣的怀里。
米棣抬头卡么着眼睛问:“什么东西?”
郝秋岩说:“我很愿意帮你的,尽管你对我没有好脸色。”
躲在下铺学习的米棣。头发凌乱,米色棉麻混纺面料的裤子已经磨出浆色。低头看着笔记本电脑上的资料,然后在RTF文档里写毕业论文。
如果不是对天文爱好和研究已经很深入,而且有很强的从事研究方面的想法,尽量别来天文系,那是不忍直视的苦逼一条路。
近乎颠倒的作息时间,在宇宙学组再常见不过;主要的科研工作是传统天文学家绝不会预想到的。于是,天文系盛产学霸,这也是很正常的,能走到这一步的,都足够牛了。
郝秋岩站在床边说:“你看看,上面写着:2014年,南极BICE望远镜对宇宙大爆炸极早期进行研究,发现在大爆炸时期存在的时空涟漪。到了九月,一些科学家对时空涟漪产生了怀疑。这项调查名称为宇宙河外星系偏振背景成像调查,通过宇宙微波背景的观测发现引力波的早期证据。
欧洲航天局(ESA)普朗克卫星的观测认为,大爆炸时期存在时空涟漪仍然有极高的可信度。”
米棣“哦哦哦”着说:“你的好意我知道,我也正琢磨着毕业论文该怎么写,你说是不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成为(创世)的大理论,我看真是有些邪乎,你说,奇点是什么?”
“这是很伤脑子的问题,但也不是多难回答,只是它的争议性很大。奇点是宇宙大爆炸宇宙存在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一系列奇异的性质,无限大的物质密度、无限弯曲的时空和无限趋近于0的熵值等。”
“这个我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奇点之外是什么?我们又是从哪里思考宇宙的?”
郝秋岩扑通一声躺倒在对面的床铺上说:“这我哪知道?就像圆周率是著名的无理数,π=3.14159265358979323846......电子计算机计算到小数点后10万亿位还没到头。我打个比喻: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就好像往气球里面灌水,倒倒倒,最后把气球撑爆了。宇宙诞生了。就这么简单。”
米棣说:“如果真这么简单,事情就容易很多喽。论文里就写宇宙大爆炸就好像往气球里面灌水,装装装,砰的一声爆炸了。哈哈,廖老师可不是这样的智商。”
他笑着说:“大家的毕业论文都挑简单的去写,而你非要去搞这样争议性大的论文?应该说,大爆炸理论本身就存在诸多争议,能轻轻松松搞一篇就算了,还要去怀疑?猴年马月你也搞不出个答案来。奇点的神秘之处在于,这样的一个点,似乎是凭空出现的,没有前因,没有来由,就像无中生有的神话。
我们姑且把它算作一个理论,按照大爆炸,今天我们宇宙中的星系应该是相对均匀地分布的;但是这些年发布的宇宙图,牧夫座有一个直径大约2.5亿光年的黑洞,里面几乎没有星系,还有高度集中的(宇宙墙)存在。这怎么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