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略施小计
第21章 略施小计 (第2/2页)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贪婪的笑意,因为他们都觉得,这张保书就是待会儿分宅地的凭证......要知道这块宅地的价值,恐怕40贯都不止,他们占了大便宜了。
而巷口的榆钱树上,不知何时落了只乌鸦,黑羽映着朝阳,宛如泼墨。
“都签完了?”
眼见足够作保的人数,陆北顾待墨迹干涸,施施然收起了这份保书。
随后,他从怀里掏出一沓交子。
桑皮纸在晨光中泛着青芒,面额“伍贯”的朱砂印鉴红得刺眼。
陆北顾一连取出六张:“30贯,烦劳嫂嫂再拿2贯铜钱出来,予他们当面点清。”
人群霎时静得可怕。
“小子,你敢耍我?”
陆宗德喉结滚动,突然扑上来要抢保书。
而就在这时,巷口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众人回头只见一辆青绸马车缓缓驶来,车辕上悬着的铜铃叮当作响,车帘掀起,露出周明远那张倨傲的脸。
他今日换了身湖蓝襕衫,腰间蹀躞带上挂的羊脂玉佩在晨光中莹润生辉。
“陆兄!”周明远跳下车,亲热地拱手,“正好是寒食节,家父命我送些节礼来。”
他一挥手,两个小厮把数个礼盒和食盒提下了马车。
而他则是挤开人群,亲自把一个朱漆食盒放到了陆北顾身后的石桌子上,揭开盖子竟是满满一盒“子推燕”。
这是捏成燕子状的糕点,样式精巧,做起来分外费劲,在这边通常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起。
见周家公子这般态度,陆宗德顿时不敢再有举动。
整个古蔺镇的主要生计就是山货和酿酒、水运,周家如今虽然搬到了泸州基本没人在这边住了,但影响力依旧是毋庸置疑的。
更何况,周明远是举人!
大宋是士大夫与官家治天下!
什么是士大夫?中了进士那就是士大夫。
县学州学的学生,或许还算是穷酸书生,但考中了举人,就意味着跟中进士做官只有一步之遥了。
毕竟有了张元在殿试里被黜落,在宋夏战场上反手教育夏竦、韩琦两位进士②的先例在前,大宋从那往后的殿试可就都变成走过场了。
甭管是流官还是土官,哪个不给举人面子?天晓得人家什么时候中进士飞黄腾达?
王婶的脖子缩了缩,活像被掐住嗓子的母鸡。
陆宗德老脸涨成猪肝色:“周、周公子认得我家侄儿?”
“当然认得。”周明远似笑非笑地扫过众人,“昨日文宴,陆兄一篇《天河水》夺魁,连家父都赞不绝口,异日定是要金榜题名的。”
这话如同冷水泼进滚油锅。
债主们面面相觑,方才还气势汹汹的众人此刻额头冒汗,“啪嗒”掉在地上。
按陆北顾县学垫底的成绩,谁也不觉得他能考进州学,可周家公子这副亲近的架势,又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他们别说没见过,就是听都没听过,一向目中无人的周公子给谁低三下四地主动送过节礼。
难不成......这陆北顾真能金榜题名,考中进士?
——————
①水西罗氏、水东宋氏、思州田氏和播州杨氏。
②张元,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年少时负气倜傥、有纵横才,殿试被仁宗黜落后叛宋投夏,官至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其人辅佐李元昊于好水川之战大败宋军后,曾于界上寺壁上题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从此以后仁宗取消殿试黜落制度,只要通过礼部省试就必然可以通过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