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第180章 (第2/2页)徐庶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他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刘备默念了几遍这个名字,然后问道:“他所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徐庶微笑着回答道:“他所居住的地方有一座山岗,名叫卧龙岗。”
刘备若有所思地说道:“原来如此,那他是不是就因此而自号‘卧龙先生’呢?”
徐庶点头应道:“正是如此。”
最后,徐庶再次看向刘备,语气坚定地说:“主公,如果您能够得到此人的辅佐,又何必担心天下不能安定呢?!”
刘备想起司马徽曾经说过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他瞪大了眼睛,满脸喜色地说道:“莫非就是卧龙凤雏乎?”
徐庶微微一笑,轻轻地摇了摇头,然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凤雏乃襄阳庞统也。”
刘备听闻此言,心中稍感失落,但紧接着徐庶又说道:“而卧龙正是诸葛孔明!”
“哦!”刘备闻言,眼睛猛地一亮,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今日知‘卧龙’、‘凤雏’之真义,何期大贤只在目前!”
刘备对这两位大贤的才学和名声早有耳闻,如今得知他们的真实身份,更是让他兴奋不已。他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实现理想的关键人物,心中的信心又重新燃起。
刘备感激地看着徐庶,说道:“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
徐庶见刘备如此兴奋,也为他感到高兴。他知道自己的推荐已经成功,于是拱手向刘备道别:“使君,元直……告辞了!”
说罢,徐庶掉转马头,朝着许都的方向疾驰而去。刘备站在原地,望着徐庶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黯然神伤的情绪。
“元直此去,天各一方。”刘备喃喃自语道,“不知何日方能相会。”他知道,徐庶此去许都,恐怕是再难有相见之日了。
曹操为了削弱刘备的势力,想要得到他的贤才并为自己所用。于是,曹操精心设计了一个计谋,成功地将徐庶骗到了许都。
在十里长亭,徐庶与刘备分别时,突然回马,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之后,徐庶还特意绕道南阳,亲自去面见诸葛亮,将举荐之事告诉了他。
刘备送别徐庶后,便立刻着手准备与关羽、张飞一同去拜访诸葛亮。
而另一边,徐庶终于抵达了许昌,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母亲。
徐庶快步走到徐母面前,双膝跪地,叩头道:“母亲,不孝儿元直来迟,让母亲久等了,还望母亲宽恕孩儿的罪过。”
徐母连忙将徐庶扶起,心疼地说:“儿啊,你怎么会到许昌来了呢?”
徐庶站起身来,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母亲,孩儿在新野辅佐刘使君时,收到了您的手书,信中说您身体有恙,急需孩儿回来。孩儿心急如焚,所以连夜赶来许昌。”
徐母听后,满脸狐疑地皱起眉头,说道:“为娘何曾写手书于你啊?”
徐庶缓缓地将袖中的手书取出,小心翼翼地递给了徐母。徐母疑惑地接过手书,展开一看,竟然真的是自己的字迹!她不禁惊讶地说道:“这……”
徐母定睛细看,发现这封信虽然字迹与自己相似,但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她眉头微皱,将书信合上,说道:“这不是为娘的手书啊。”
徐庶一听,心中顿时一紧,他焦急地问道:“那这是……”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徐母看着儿子焦急的样子,心中又是生气又是心疼。她责备地将手书摔到地上,厉声道:“你……好糊涂啊!”
徐庶见母亲如此生气,连忙再次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言语。
徐母见儿子跪在地上,心中的气稍微消了一些,但还是忍不住责备道:“你江湖飘荡数年,本以为你学业有进,谁知道你反而不如当初了。”
徐庶跪在地上,默默地听着母亲的责备,心中懊悔不已。
徐母继续说道:“儿啊,你既是读书明理之人,就应该知道忠孝不能两全的道理。”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岂不知那曹操欺君罔上,而刘玄德则是仁义布于四方,况且他还是汉室宗亲。”
徐母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我儿既然辅佐于他,不正是得其明主吗?”
,就被徐母打断了。
只见徐母怒目圆睁,手指着徐庶,破口大骂:“你这逆子!只凭一册伪书,也不仔细调查核实,就如此轻率地弃明投暗,还自取恶名,你真是愚不可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