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差距
第465章 差距 (第1/2页)因为蔬菜供应增多,行情下跌,价格相对坚挺的63号档也不免流失了些客户。
陈家志这大半个月长期来档口,很久没见到新客户的踪影。
此刻来了要验货的新客,他显得很积极,从收银桌上拿了小刀,又问眼前这个长相普通的男人。
“老板,你想看什么货?”
“先看菜心。”杨健尊跟着走到泡沫箱旁,随手指了一个偏里面的泡沫箱,“就开这个。”
“行嘞。”
陈家志挪开表面的泡沫箱,将夹在中间的泡沫箱搬了出来,熟练的用小刀绕着泡沫箱划了一圈,掀开盖子。
杨健尊目不转睛的盯着,这靓仔的动作很熟练,干活的样子赏心悦目,只见揭开盖子后表面是一层很薄很薄,几近透明的砂纸,铺得很平整。
“这纸有什么用?”
“保水保湿啊,老板,菜心进冷库预冷会失水,出库后看上去就不新鲜,盖一层砂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杨健尊目光闪动,从玉并没有这个细节。
这时,砂纸已经被揭开,露出的一排排齐整的菜心瞬间就吸引住了杨健尊。
第一感觉就让人心动,杨健尊不由靠近了些,打开手电筒近距离的看着。
他压下心底的惊讶,让自己能冷静的对比从玉的菜心。
论根条,这箱菜心更匀称,也相对更粗;论长短,这箱菜更短~
他拿手从边上抓起一小把,入手冰凉,但从色泽来看,确实很新鲜,防失水的砂纸看来真有用。
“老板,这菜心还可以撒?”
“嗯~”
杨健尊淡淡点头,又原样放回了菜心,他得承认这菜比从玉好,手中和品相品质都更好,而且是和出口产品相比。
简单用四个字来形容:短粗精悍。
“要是不满意,我们这还有中粗菜心。”
“嗯,分了级么?”
“是的。”
陈家志干脆又开了一箱中粗菜心,随后又在客户要求下,陆续开箱了芥兰、生菜、芥菜~
“那边还有油麦菜和上海青,老板,我也去给你开两箱看看。”
“不用那么麻烦了~”
“麻烦啥,也就两分钟的事。”
靓仔动作很麻利,仿佛他不开箱验货都不行,这态度没得挑。
陈家志开得也很过瘾,好久没有这么酣畅淋漓的开箱了。
随机开箱验货也是对基地出品稳定的检查,其实很有必要。
但就是因为太稳了,导致客户开箱的积极性不高,老客户更是图省事,一两个月都不见得会在档口验货一次。
陈家志觉得这个不能松懈。
既然员工没空多开箱,那就只好由他这老板来做。
一箱箱开完,每一箱菜的品相相比以往都有所提升,这种开箱的体验就非常爽。
杨健尊也看完了,实际他早就不想再开箱了。
但靓仔一箱箱开了后,又总是会不由自主的让他跟着看。
每看一次,就会沉重一分,从玉自诩的出口品质全面落入下风。
“老板,我们有的菜都看完了,你看你满意不,买点什么货?”
杨健尊原地转了一圈,菜心、芥兰、芥菜、生菜、油麦菜、上海青、奶白菜…蔬菜品类很丰富,货又好,难怪客源源源不断。
“我~我一样拿一箱吧。”
终究是不好拒绝,买点回去学习也好,杨健尊摸出钱准备结账。
听到问怎么提货时,他也只好说等会儿自己喊人来拿。
陈家志倒不疑有他,也没嫌拿货少,让李才给他写单。
这时,又有人来,骑着三轮车,扯着嗓子就在通道里喊。
“财神爷~写单~20件菜心,10件芥兰,10件生菜。”
“记好了。”李才随手写下。
“今天记得把单子拿过来啊,又有两天没结账了,我财务还等着给你打钱。”
“行嘞。”
陈家志也认识来人,打趣道:“葫芦豪斯,你家财务是不是看上我们财神爷了,天天等着他去送单子。”
“不排除这个可能哦~”
声音越来越远。
杨健尊目睹了这一切,有些诧异,长得帅对收款还有好处么?
而且,这种交易方式他还是第一次见,太快了。
感觉买菜的和卖菜的都不太正常,他摇了摇头,感觉不能在这里呆下去了。
随即从路边喊了辆三轮车,将菜拉回来代卖自家蔬菜的档口。
从玉的销售经理常浩今天也来了,见老板出去一趟,拉回一车菜,和销售员皆有些不可思议。
“董事长,这是?”
“63号档的菜,买回来对比下,找下差距。”
杨健尊平静的话语让众人愣了神,等卸了货,看到庐山真面目后,也明白了他的用意。
这差距很明显。
随着时间推移,从玉货车前的生意也慢慢多了起来,不过相比来货量走货仍显得有些慢。
杨健尊回忆了下在63号档的所见所闻,很难相提并论。
就像有的客户说的,63号在叶菜方面,从来就是市场风向的引领者。
一直坚持到了凌晨三四点,杨健尊说道:“降价吧。”
常浩仍有不甘,道:“再降就得亏本了~”
杨健尊说:“先把人工工资和农药钱卖出来再做其它打算。”
快五点时,他又去了63号档附近,其中皮肤微黑的那个靓仔已经不见了踪影,档口里的菜也进入了尾声。
明明卖得贵出不少,却比绝大多数同类档口更早卖完,一天的销量也不少。
不过杨健尊现在理解了。
他看到了差距,对方的服务、品质都做到了极致,且已经保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短期内在这个市场没人会是63号的对手。
认识到了差距,找出了差距,自然想去追赶。
然而,持续失血的从玉现在只能先想想怎么迈过这道坎。
…
区景泰也在卖菜,但卖不完,根本卖不完。
除了东升农场,区泰记在深城、东莞、从化还有基地。
从化基地面积更是高达两千亩,今年的生产情况日渐向好,出菜量节节走高。
只是这时候大量出菜着实不算太好的消息。
区景泰一天天的在香江市场奔走,香江的叶菜类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这天,他联系上了东升农场场长李继勇,“江心菜场有什么变化么?”
“好像没有。”
“他们最近种的什么菜?”
“还是菜心、芥兰之类的。”
“你确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