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求贤
第二百七十二章 求贤 (第2/2页)一大块甑糕叔孙通与司马欣两人分食,两人又说起了有关萧何的事。
叔孙通道:“萧何此人行事不古板,善于变通,他知道县里遇到困难会向外寻找办法,再惠及自己县里的人,你就古板的多,你自己的县里有了困难,就只会想着县里解决,不知道从外寻找帮助,你是觉得找人帮助会觉得丢人吗?”
司马欣被说得低着头,不知该如何反驳。
叔孙通又道:“今年又要建设洛阳城,说不定你们潼关可以出一些人力,近年来关中的劳作开始减少了,当那些工事都结束之后,人们又会重新找活计。”
“我知道。”
“那就送一些人力去洛阳。”
叔孙通给司马欣点了一条发展的明路,关中各县建设就快要接近尾声了,将来的关中,就算是建设田地阡陌也会是较为简单的维护,主要劳动力会慢慢离开关中。
至于以后的关中是什么样,叔孙通也不知道,他不过是个教书的夫子。
“老夫以前听公子们说起过,以后这关中的西面与北面会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而人口会继续集中,人们的屋子与屋子也会挨得很近。”
司马欣又饮下一口酒水点头。
不说话就知道喝闷酒,叔孙通道:“你平素就是说得少了,做得也不够多,否则早就入丞相府了。”
司马欣道:“嗯,下官向来如此。”
见到司马欣还以此为傲,叔孙通又饮了一口,酒是人家带来的,也不好继续数落他。
渭北,泾阳县,今年的冬至县里能够过一个好年,县令萧何升迁郡丞,并且能够管三个县,这让县里县外的人都很高兴。
隔壁的高陵与三原两县,其县民与人心早就偏向了萧何。
谁家县令有本事,谁家县令没本事,他们这些县民难道还看不出来吗?人们都朴素的认为,生活好不好与县令的本领有关。
县府内,萧何还在看着文书,文书上既让他任职这个郡丞,但也不能松懈,他既要继续增加田亩与人口,还要产出更多的赋税。
文书上还有一句话,来年春分时节,各郡县令及其以上的官吏都要入咸阳去丞相府进行问询。
并且丞相府还送来一卷书,打开这卷书其实是一张地图,这是一张洛阳的河道图。
县府外的庆贺声不断,但萧何的神色上没有笑容,以后在关中为吏会更难,公子扶苏让各县的县令都去丞相府,一个个进行问话,足可见公子扶苏掌国事之苛刻。
以往各县与丞相府多以文书往来,恐怕往后各县与丞相府的往来会更频繁,而公子扶苏亲自过问各县情况,那些县令恐怕在梦中都要被吓醒。
又难免会让人猜疑,公子扶苏是不是对关中各县的治理依旧不满意。
大抵是如此的,否则,萧何实在是猜不出其他的原因。
当天夜里,高陵县县令与三原县的县令前来造访。
萧何虽说是郡丞,但依旧兼着泾阳县的县令,依旧坐在这个旧县府内。
两位县令前来造访,对来年要去丞相府的事,也说出了他们的顾虑,这两位年轻的县令说及一个缘由,那就是求贤。
换言之,在将来各县要想治理的好,恐怕还需要外出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