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渠与田
第三十八章 渠与田 (第2/2页)政令一下,郑国渠修建之后,秦国吸纳了三十万人口,开垦郑国渠所灌溉的新田亩,那都是各国输入秦国的人口。
扶苏看着老师在书中所写,先是引用当年郑国渠的事迹,而后提到敬业渠。
老师先前说过敬业渠再往南挖,就要挖到别的县,也不再是公子私产的范围内,而且近一大半的田亩都在私产之外。
今中原民生疲敝,人口凋零,引六国旧地之民入秦,借敬业渠开垦田地,免一年田赋,并且借此分化六国旧人,夯实关中人口。
老师的话语的确不错,扶苏心中也是这么认为的。
关中是秦的立足之地,现在天下各地民生已凋敝,不如迁民入关,只有关中繁荣了,人口足够了,壮大了基本盘,往后才好继续建设这个国家。
简而言之,都城所在之地强大了,才好将这种强大,向四面八方扩散以及影响中原各地。
扶苏看罢,明白了老师的用心,原本关中的田亩是有限的,现在要多了上万顷良田,这些田地自然是要耕种,又有了一个谁来耕种的问题。
将这个问题当作壮大自身的条件,在解决田地耕种问题的同时,又增加了关中人口,还能分化潜在的敌人。
扶苏在老师的文书上书写了回复,而后让人送了下去。
不知不觉,外面已是黑夜了。
嬴政蹙眉直了直后背,再看眼前,今天要批复文书还只剩下两卷,再看一眼,就见到扶苏的手伸来,他将余下的两卷都拿去了。
眼前的桌案变得空落落的,而后直了直后腰,又活动了一番胳膊。
嬴政再回头看去,见扶苏已将最后两卷文书批复好了,就沉声道:“不早了,你且回去吧。”
待这个儿子出了殿,嬴政的目光还看着空落落的桌案,不知何时起早已习惯了眼前的桌案堆满卷宗。
忽然一空,反而不自在了。
“告诉丞相与右相,明日休朝,若近来的文书批复有误,让人送来给朕。”
内侍行礼之后,就去传话。
夏天的时候,始皇帝说了南征,但没有当即准备出征的事宜,是因那时正值夏季。
如今已是深秋,各地各县的粮食都已丰收,手中有了粮食,就可以着手南征事宜了。
今天,右相冯去疾带着监禄去见始皇帝,之后又有诏命传了出来,由监禄主持粮草运送之事,开凿百越河渠。
随着始皇帝的诏命一一而下,大秦的南征战事开始了。
扶苏觉得,提前说了灵渠修建之事,只是希望灵渠的修建能够先一步提上日程,早点建成,让这场战争更顺利,少一些战损。
“公子,李校令书信。”田安双手捧上一节竹筒。
扶苏拿过竹筒,拔开盖子,有一些封蜡从内部掉出来,从内部倒出一卷布绢,在绑着布绢的绳结处,还有些封蜡。
一般来说不容外人看见,或者是重要的书信才会上封蜡。
扶苏捏开绳结处的封蜡,这才将这卷白布缓缓铺开,李由的字不算好看,倒是横竖很整齐。
信中,李由说出了他对南征的担忧,他让一支兵马深入山林两月有余,五人都回来了,其中有两人却得了重病。
看罢,李由的书信,扶苏对一旁的田安道:“宫中有楚地或者蜀中来的医官吗?”
“回公子有的。”
扶苏写了一些行军的规矩,以及尽量少喝生水,带足干粮,雨季不行军……
洋洋洒洒写了不少,交给田安又叮嘱道:“我是少府丞,有督建河渠之权,让监禄来一趟。”
这些天,监禄很忙,经右相举荐,他就要随着大军南下了。
家里,监禄将一堆堆的竹简堆在一驾车上,手脚麻利又勤快。
屋内,一卷竹简被丢了出来,而后有一个嗓音尖锐的女子道:“去了,别回来了。”
说话的是监禄的妻子,监禄也习惯了,这个婆娘虽是这么叫骂着,但她肯定是在屋中流眼泪。
监禄捡起地上的竹简,见这一卷有用也放入他的推车中。
随后监禄又对一旁的只有十三岁的儿子道:“往后你要在家中照顾好你娘。”
言罢,屋内又有陶罐被丢了出来,“最好死外面了。”
听到怒骂声,监禄的儿子吓得一缩脖子。
监禄轻拍了拍儿子的后脑,正要离开又撞见了一个内侍。
以为是军中让人来催的,监禄行礼道:“禄,这就去在军中了。”
来人笑着道:“是公子扶苏请禄大匠去一趟。”
监禄回身又对身边的儿子叮嘱道:“你要照顾好娘,爹爹去南方帮助大军。”
监禄对儿子说起了家乡话。
“嗯,爹爹是要去打仗杀人吗?”
监禄摇头,又道:“如果遇到难事就去寻公子扶苏,也可以去敬业渠寻章邯将军。”
见儿子点头,他笑了笑。
其实监禄并不是秦人,内侍听不懂这父子的话语,觉得大概是一些问候的话语。
监禄拉着车出了家门口,背上了包袱,他从院门看向屋内,见到了屋内只有一个身影背对着自己。
望了妻子的背影许久,监禄躬身深深一行礼,而后拉着一车书走了。
监禄走了之后,这处院内又传出了女子轻轻的抽泣声。
大军真的要南征了,始皇帝知道这场战争势必会引起博士们的反对,因此休了朝,但也惹得咸阳城人声鼎沸,都在议论南征。
监禄走过喧闹的街道,一路跟着内侍走入了宫门,来到高泉宫。
扶苏正在修着一盆小松树,见到监禄来了,让田安将两卷书给他,搁下手中的小刀,看到他背着行囊,道:“这就要走了?”
“禄须跟着大军,不敢有误。”
扶苏道:“这两卷书有些预防疾病之法,也仅仅只是预防,我让人派了几个医官给你,会跟着你一起在屠雎左右。”
“谢公子。”
扶苏行礼道:“有劳你了。”
监禄得到这两卷书就急匆匆离开了。
扶苏看着监禄的包袱只有小小一个,可他却有一车的书。
看着他的背影,扶苏再一次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