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陈贵良的新外号:鸿蒙老祖】
0423【陈贵良的新外号:鸿蒙老祖】 (第1/2页)面对声势浩大的“鸿蒙联盟”,国外手机品牌们是啥反应?
表面上毫无反应。
诺基亚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赵科林,甚至操着一口流利中文接受采访:“我很高兴陈先生采用诺基亚的模式,即建立基金会管理一个开源系统。这是很好的模式。有竞争才有发展,诺基亚欢迎竞争者。”
这个澳洲佬表现得风度翩翩。
但他回到公司就把助理叫来:“鸿蒙手机的主要供应商确定了吗?”
陈贵良的鸿蒙手机虽然还没开始生产,但由于高通支持鸿蒙联盟,所以基本可以确定用的什么处理器芯片。
而通过这个处理器芯片,又能推断出其他元器件的采购范围。
再跑去第三方实验室、供应厂商那里买情报,即可锁定陈贵良具体采购哪家的元器件。
助理说道:“存贮芯片他们用的是海力士。其他暂时还没确认。”
赵科林吩咐道:“价格上浮5%,拿下海力士相关存储芯片下季度80%的产能。我要锁仓,让鸿蒙手机买不到存储芯片!”
如今,诺基亚全球盈利锐减,甚至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亏损。
只有中国市场一枝独秀!
所以,赵科林变成了封疆大吏,他拥有的权限空前巨大。下订单锁仓这种事,赵科林一句话就能办,根本不需要请示诺基亚总部。
但助理提醒说:“海力士的存储芯片,在经济危机前就产能过剩,仅在2007年就降价三次。面对一整个手机联盟的潜在订单,濒临破产的海力士,可能不会接受我们的锁仓行为。”
赵科林很久没亲自关注这些实务了,被助理给出的消息搞得直接愣住。
思考一阵,赵科林说:“尝试一下。”
三日之后,助理回来报告。
“海力士跟高通一样,已经确定加入‘鸿蒙系统基金会’。”
“他们也要加入?”
“是的,海力士濒临破产,一堆库存卖不出去。虽然鸿蒙联盟现在一部手机都没生产,但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而且,我猜测陈贵良跟海力士签了规模不小的订单!”
“继续调查陈贵良还用了其他哪家的元器件。”
“显示屏我们没法锁单。”
赵科林敢花大价钱锁单,是因为买回来再多元器件,诺基亚都能慢慢拿来用。
但是,诺基亚智能机以电阻屏为主。这玩意儿产能过剩,库存卖都卖不完。
而鸿蒙手机用的是电容屏,这玩意儿产能严重不足。诺基亚买来没啥用,就算有用也无法控制,因为电容屏属于妥妥的卖方市场。人家想卖给谁就卖给谁!
也可以说,就算诺基亚不使绊子,陈贵良也很难买到数量充足的电容屏。得慢慢排队。
魅族手机绕开了苹果的电容屏供应商,选择了日本写真印刷公司的高端电容屏。也因此,魅族的成本大大提升,而且有供应链风险(唯一供应商)。
陈贵良也只能跟黄璋一样,选择日本写真印刷,否则根本买不到电容屏——其他主流供应商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
又过数日,赵科林确定了鸿蒙手机的摄像头传感器供应商。
同样无法卡脖子。
因为这玩意儿的选择太多了,赵科林就算能锁仓一两家,陈贵良也可以临时更换供应商。
助理说道:“我们没必要太担心。现在的鸿蒙联盟,只有陈贵良的手机即将量产,其他成员都还在研发阶段,甚至连研发阶段都还没进入。”
“你说得对。”赵科林找到一个台阶下。
随即,赵科林又说:“拨款500万元,让报纸和网站宣传鸿蒙联盟只能做低端手机。而且他们供应链不完善,品控非常差,用他们的手机就跟用山寨机一样!”
此时的中国大陆市场,每卖出10部手机,就有4部手机是诺基亚(功能机+智能机)。每卖出10部智能手机,就有7部是诺基亚。
即便如此,赵科林也没有麻痹大意。
他太了解中国市场了,前几年一下子没按住,就让无数的中国品牌(功能机)崛起,这种情况绝不能再出现第二次。
……
除了诺基亚,其他国外手机品牌,根本没精力打压鸿蒙联盟。
因为他们的首要敌人是诺基亚。
与其打压鸿蒙联盟,不如跟鸿蒙联手攻打诺基亚这个BOSS!
中国手机权威杂志《手机圈》,总编蒲元冰正在亲自专访陈贵良:“首先恭喜陈总,鸿蒙手机即将量产了吧?”
陈贵良:“对。代工厂那边正在协调,估计下个月就能开工。”
蒲元冰:“上次跟陈总见面,我还以为陈总做手机只是说说而已。”
陈贵良:“还要感谢蒲总编,为我推荐了一些手机研发人才。”
蒲元冰:“有人说你开源鸿蒙系统,组建鸿蒙基金会,是在东施效颦诺基亚和塞班。你对此有什么回应?”
陈贵良:“诺基亚没有把塞班系统全开放,即便是局部开放,也只开放给塞班的一些老股东。而我则是全开放的,欢迎任何厂商加入。还有,诺基亚死死抓着塞班基金会,而我请吴英先生担任鸿蒙基金会主席。你明白什么意思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