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君不负我,我绝不负君
第206章 君不负我,我绝不负君 (第1/2页)“哈哈哈……”
渡过黄河一路北上即可将消息传回高羽耳中,也就隔了一夜。
翌日,清晨。
高羽便接到了慕容绍宗以及军营之中其他几个眼线传来的密信。
监督也不能是只安排一个人,需‘兼听则明’。
万一这人跟军中主帅有矛盾呢?
虽说在派遣的时候,肯定会稍微‘背调’一下,但万一之前没矛盾了,是到了军中才爆发的矛盾呢?
这种事情完全有可能发生。
且万一这人被敌军买通了,故意诋毁自家主帅,传递假情报回来。
高羽还能亲自过去求证?
多安排几个,结合多份密信,若是内容都大差不差肯定就是没有人从中作梗,要是每个人呈报上来的密信有大的出入,那肯定就是有问题。
“长猷,你说天宝此番算不算赔了夫人又折兵?”
高羽看向身旁的青年文士。
此人唤作陈元康,表字长猷,乃是冀州广宗人,其父官至镇南将军,年少时便在陈留公李崇军中效力过。
典型的河北世家、豪强代表,高羽将其召入自己麾下任记室参军同时也兼职主书。
就是负责帮高羽起草、撰写官方的政令文件。
相当于随身的头号大秘。
可别小看这个能力。
官方文书有着严格的格式和措辞要求,不能用口头的大白话。
带清三朝元老,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其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技能便是,无论皇帝用什么口头大白话陈述,张廷玉都能第一时间将其转化成书面上的官方用语,而且遣词造句总能用在皇帝的心坎上,堪称康师傅跟雍正的贴心小棉袄。
“逆贼尔朱荣,太小看丞相在军中威望,竟然妄图用此等伎俩,此举恰恰证明,尔朱荣此贼已经无计可施!局势有利于丞相!”
要不说文化人说话好听呢。
帝王容易在身边之人的一声声‘牛逼’之中渐渐迷失自我也实属正常。
难怪二凤要留一个魏征,魏征也清楚自己在二凤麾下的生态位,成就一段君臣佳话。
遣使者,用钱财去买通、游说敌方大将本就是两军对垒之时常见的手段。
要么真买通,要么让敌军内部互相猜忌。
兵不厌诈。
说得好像高羽就没有用同样的方式去游说、离间尔朱荣的麾下一样。
但到了陈元康的口中,就是尔朱荣已经穷途末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不得已而为之。
高羽笑了笑,“帮我写一份信给万景,你权衡下措辞,就说我与其相识于微末,乃是幼时玩伴,早年在怀朔相互扶持,我岂会因为这等小事而对他生疑?他不负我,我绝不负他。”
陈元康拿起纸笔便开始‘唰唰唰’的写了起来,几乎没有任何的停顿,下笔如有神。
除了平日里长期练习,遣词造句已经炉火纯青外,脑子机敏、灵活也很重要。
“对了,让其接下来务必要将黄河南岸沿线的渡口拿下,让荥阳守军不敢出城。”
不一会,陈元康便将写好的公文呈给高羽过目,高羽扫了一眼,便又递交回去,“让信使速速将此信送过去,以防生变。”
“喏。”
陈元康前脚刚走,刘一便给高羽端来了膳食。
伴随着一股呼啸的寒风灌了进来。
高羽的大军行进到丹水河岸后便停了下来。
过河需要遣人砍伐、收集木材来打造浮桥,要知道随军带了那么多攻城器械,这可都是重物,浮桥造的要牢固,需要耗费一些时日。
还有便是原本只是北风呼啸刮个不停,前天夜里开始已经下起了雨夹雪。
“刘一啊,责令后方让其多送点御寒之物来。”
“将军,已经遣了数名信使回去,想来尚书令等人应当已经在着手准备了。”
“东西先放在这吧,随我出去巡视一圈。”
“丞相……您还是先用膳吧,用完膳后,再去巡视也不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