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你才是明军! (白银盟主暖阳1314加更)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你才是明军! (白银盟主暖阳1314加更) (第1/2页)兖州,因兖水而得名。
古为瑕丘,宋元时为嵫阳。
明初时,兖州升格为府城。
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就藩于此称鲁王。
二百多年以降,现如今第十一代鲁王是朱以派,他两年前袭封鲁王之爵。
“大王殿下。”
兖州城墙上,知府邓藩锡向着朱以派行礼“建奴势大,臣请大王派散王府钱粮以鼓士气。”
“如此,城犹可存。”
“否则,大事一去,悔之晚矣。”
“这~~~”城外建奴营地众多,朱以派也是心生畏惧。
可让他出钱出粮,却是极为不愿。
“王府也没有余粮啊。”
朱以派连连摇头“这连年天灾人祸的,王府也是揭不开锅。”
“还是请诸将分门死守,静候援军为上。”
说罢,不等邓藩锡再多说些什么,转身就下了城墙。
“大王~大王~~”
邓藩锡想追,却是被王府侍卫所阻拦。
眼见着朱以派越走越远,邓藩锡仰天长叹。
“军士民壮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的力气守城。”
“大王你留着钱粮不发,是打算留给建奴吗?”
“兖州城,唉~~~”
城墙上,骨瘦如柴的守军民壮,目光无神的看着远去的王驾。
他们的肚子里,咕噜噜的响个不停。
可此时此刻,哪怕是一碗稀粥都是求而不得。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济宁州,林道的大军正在下船集结。
“可算是到了。”
上了岸的林道,舒展手脚。
这一路坐船坐的是真不舒服。
本来应该是提前到的,可一路上多次遭遇无风天气,全靠人拉船前行。
更要命的是,过黄河的时候好生折腾了一番。
这个时代的黄河下游,是一条高出地面的悬河。
悬河的长度,甚至高达上千公里,普遍都高出地表二三丈。
全军转运,还要将船抬走过悬河,真的是好一通折腾。
最后还是林道看不过眼,施展穿越手段,将船只一批批的运送过了悬河。
目睹这一幕的诸军将士,皆是惊为天人,士气随之暴涨。
一路紧赶慢赶,终于是来到了济宁州。
到了这里,更加详细的情报,也是随之而来。
“阿巴泰带领的大军,攻克临清州后,一路直奔兖州府而去。”
“如今已经兵围兖州府,恐已破城。”
林道没急着出兵,而是下令各营安营扎寨修整。
一路奔袭千里而来,必须有良好的休息,方能投入战场。
临河一处客栈内,林道正在查看资料。
根据记载,这次建奴入关,主将是奉命大将军,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
他们由古北口与黄崖口入关,两个月的时间里,横扫北直隶各地。
之后破三府,陷十八州,占六十七县,杀伤屠戮何止百万。
斩杀包括鲁王在内的多位大明宗室,掳掠数十万百姓为奴。
最终一路平安退兵,带着掳掠来的男女,牲畜,金银等退出关外。
明军却始终观望,一路护送其出关。
这可真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这些事情,林道看过一遍就不再关注。
他关注的是,建奴兵马数量与配置。
这方面的资料比较杂乱,有说十万大军的,也有说三五万的。
林道不信能有十万大军。
建奴总共才多少男丁,刚刚打完松山大战,又派遣十万大军奔袭数千里?
怎么可能!
他们若是能有这等国力,大明早亡了。
林道更加相信另外一份资料。
每牛录出白摆牙喇若干,红摆牙喇也就是马甲十名,步甲二十名。
这就是标准惯例的三丁抽一,每个牛录一百战兵。
满蒙汉八旗加起来的四百多个牛录,外加主动随军求取军功的余丁闲散,差不多两万步骑。
这才是阿巴泰这次入关的核心力量。
除此之外,还有无甲的包衣奴才,半数披甲的辅兵,外加每次都会跟着来的蒙古仆从军。
三五万人马的确是有。
确定了敌军人数,林道开始盘点自己这边。
出金陵城的时候,带来了一万五千人。
在镇江府打土豪分田地,招募了三千正兵。
到了扬州,编练了六千漕工,后续还有三千盐户。
除去留守镇江与扬州的,正兵也就是两万出头。
好在辅兵不少,主动跟着来的,外加强征来的一千盐丁,也有两万多。
林道想笑“竟然人数差不多?”
“这若是让闯王等人得知,岂不是要笑掉大牙。”
“人家打仗,哪次不是动辄几十万大军。”
虽说人数方面不占优势,可林道却是信心十足。
永和时空里,强横无双的羯骑,威震天下的慕容氏具装甲骑,都倒在了他的车轮下。
区区野猪皮,历朝历代的胡虏之中,压根排不上号。
大军休息了两天,吃饱喝足睡的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