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礼乐
第124章 礼乐 (第2/2页)正经汽车厂更不用说,他们有更加专业的供应链,才不会贸然更换供应商,况且盖金的发动机排量太大,耗油量也并不在他们期望中。
卖的最好依然是单缸柴油机,在吴龙的建议下唐文还排产了更进一步的32马力版本,只比25马力版本贵一千,可谓饱受好评。
他预计整个10月零售渠道就能达到100台销量,几乎快把本地现存的品牌打垮。
由于业绩表现良好,唐文开始重视这方面业务,考虑拿出20万购置公车。
吴龙正拿着最新一版的报纸,对比上面的价格考虑买什么好。
桑塔纳太高调,卡车又没面子,微型轿车不好选。
正在他纠结之时,接待处停下来一辆面包车,一个夹着包、梳着大油头的男人走了进来,前台的助理赶紧接待。
对方自我介绍是倡河面包车厂的经理姓王,需要和老板谈。
吴龙赶紧出面,现在的倡河面包可不是小企业。
倡河的后面是倡飞,后者是国内少有的几家直升机制造企业,70年代引进测绘仿制了法鸡SA.321Ja“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国产代号直8,93年才首飞。
直8从立项到首飞用了13年,而且国产化程度最近应该才突破50%。
80年代顺应军转民浪潮,昌飞下海组建了倡河汽车,推出的倡河面包车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现在的倡河面包正值上升期,实打实的明星企业,本地就有很多倡河面包车跑着呢。
一见面,对方就道明了目的:
“我们中标了鹅城的公交车更新,听说你们有卖大马力柴油发动机?还有变速箱?”
听到倡河的大名吴龙可不敢怠慢,连忙请进后面的单独会议室,倒水后才开始细聊:
“我们盖金的发动机马力是出了名的大,起步就是265匹,手动和自动变速箱都有,不知道你们有什么要求。”
倡河的王经理一听暗暗咂舌,又问道:
“你们是仿制的哪一款发动机,国产程度多少?”
在他看来国内肯定没能力研发这么强的发动机,肯定是仿制的国外牌子。
吴龙微微一笑,自豪地说道:“我们的发动机是仿制的,不过仿制的是坦克发动机!变速箱也是坦克变速箱,给汽车用绝对没问题。”
说着他拿出简易装订的技术手册交给对方,王经理一看数据,脑海里也没找到相近的型号,再看看夸张的扭矩输出和排量,心里还真有些相信。
他也是偶然知道了红龙卡车厂被并购的事情,才得知竟然有厂子从盖金买汽车发动机,这才来碰碰运气。
“马力太大了,265匹对公交车也太超标了,165匹我都嫌多,有没有其他型号。”
吴龙想起了唐文的吩咐,没有100台以上订单不会开发新型号。
后者这么做自然是节省精力和经验,吴龙也就问:“不知道你们准备生产多少辆公交车?”
“35辆,今年就完成更新。”
“没了?”
“没了。”
实际上这也是倡河第一次生产公交车,王经理也就实话实说。
现在鹅城公交车数量都不到80辆,采购35辆已经是大手笔了。
这么点数量,哪怕算上充足的配件顶多五六十台发动机的需求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