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打造金屋,铁匠功成
第220章 打造金屋,铁匠功成 (第2/2页)黄老铁立马安排人手。
钱进则把背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块块用红绸布紧紧包裹的长条状物。
商城里没有大型金条,最大重量也就200克。
钱进打开红绸布,里面是存放金条的小盒子。
盒子打开,在阳光照耀下,一股夺目璀璨的辉煌光芒亮了起来。
一块!两块!三块……
小小的金块看起来很不起眼。
老狗等人各自拿了一块在手里看。
手感沉甸甸的,外表泛着一种纯粹的金黄色泽、
这就属于金砖了。
它们表面平整光滑,边缘硬朗,上面和下面都清晰地打着国家银行炼金厂的钢印,每一笔一划都彰显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和纯度。
钱进用温和的语气说:“这里总共是五十公斤高纯度库金,你们放心,来路肯定没问题……”
“这个我们必然相信你。”黄老铁斩钉截铁的接了这句话,代表同伴给这件事进行了定性。
陈井底率先点头并鼓掌,以坚信不疑的态度进行响应。
老狗等人笑道:“领导你的为人我们都清楚,这东西肯定来路没问题啊。”
钱进说道:“那么咱们接下来活儿就很简单了,请用你们打铁的手艺,给我熔了它。”
“然后好好的锻造、锤炼、精打细磨,把它打成一个东西——不用急,活儿要细,咱们不赶时间。”
“具体打造的样子,大家看这里。”
他从一个口袋里掏出一张叠着的图纸展开,纸上画着金屋一面墙的样子。
一共六面金墙,可以自由拆卸组装,这样可以方便他以后折叠收起来。
黄老铁把蔡老六和陈井底叫走:
“我来主炉火,老六你掌锤,哑巴你给我负责鼓风和精修。”
“金子熔化和精炼的火候,淬火的技巧,千锤百炼打磨……这些东西咱们都是老手了,工具都是现成的,焦炭我这里也备足最好的大同焦。”
“正好去年领导给咱送了一口鼓风机,用这个鼓风机给焦炭加温,用敞口砂锅熔,我以前试过了,能熔化的了。”
“领导给咱两天时间,都把家里的事安置好,这两天咱这里闭门谢客!老狗你俩把门给我看好了,不能放任何人进来!”
“好!”蔡老六吆喝一嗓子。
“这活咱得好好干,咱哥几个这辈子打烂铁不知打了多少吨,打金子可是头一遭吧?”
老狗说道:“是头一遭,而且咱这一把就打这么些金子,怎么也得小心。”
“这样,黄老大,要不然待会等大家伙回来,我把前后门都给闩死?窗户也用窗板子给封严实,这样外面就是天王老子叫门也不开,指定它一只苍蝇都进不来!”
黄老铁说道:“成,这事必须小心,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他们几人带着年货回家说明了情况,然后便各自带了些干粮回来。
钱进这边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大家放心干活,吃饭的事我来负责。”
最后黄老铁一声令下,铁匠铺立刻变成了一个黄金熔炉。
厚厚的木门被沉重的门闩彻底锁死,窗板也被卸下来封上旧棉被,排气从烟囱走。
鼓风箱被黄老铁呼啦呼啦地拉动起来,风道发出沉闷的呜咽。
焦炭被填入炉膛,引燃的木刨花迅速腾起了火焰和浓烟。
一块块沉甸甸的金砖,被无比小心地投入到上次钱进送来的石墨坩埚也就是黄老铁口中的敞口砂锅里。
坩埚被架在炉火上,金色的固体缓慢地变红、发白,最终化为一片夺目熔融的、缓缓旋转涌动的粘稠金浆。
熔金时刻!到了。
随着手拉鼓风箱换成电动鼓风机,铁匠铺的炉火不再是往日那种灼红铁块的橘黄,而是变成了一种令人心悸的青白色!
极高的温度扭曲着空气,烘烤得墙壁都似乎在微微变形。
滚烫的辐射热浪让近前的三个人汗如雨下,脱得只剩贴身单衣,皮肤上的汗珠刚渗出就被瞬间烤干。
钱进适时送去绿茶,他们仰头就干掉一瓶子。
最终,黄老铁用特制的长柄石墨勺将一勺勺炽热的金液倾倒入了厚铁模具中,此时蔡老六立刻抡起锤子:
铛!铛!铛!
沉重的金属撞击声在狭小的土坯房里异常沉闷而响亮。
与敲铁不同,锤头砸在半凝固的金块上,发出的是一种更加柔韧、更加内敛的震响。
锻造、再加热、回炉、再锻打……
一遍一遍!
小金条变成了大金板,它表面不再光滑,而是遍布着密密麻麻、极其细密的锤印。
虽然未经精细打磨抛光,但那温润厚重、自然呈现的金色光芒,依然透着一股惊心动魄的美感。
这是力气活,也是技巧活。
从初一中午足足忙活到初三早上,铁匠铺的炉火终于熄灭。
这两天时间里,一行人吃的很好,早饭是面条配茶叶蛋和榨菜丝管饱,中午是蒸馒头配红烧肉、酱肘子,晚上是吃烧鸡喝烧酒。
空前丰富的饮食让铁匠们吃的浑身是力气,老狗更是一个劲感叹‘这下子算是过年了’。
最终成型的六面金墙都很薄,它们是长方体造型,长度超过四米,宽度和高度都有两米。
说这是一座小金屋,不算夸张。
每一面金墙上都密布了锤印,比任何光滑的抛光都更具有美感。
“好,好手艺啊!这才是真功夫!”钱进由衷赞叹,对这座宝贝爱不释手。
他多次组装拆卸验证了没问题,然后对薄薄的金片进行了折叠。
以后他还是要套娃,这个小金屋可以放入之前他身上最大的那个金箱子里。
最后他将金屋拆卸,把金板折叠收拾了起来,说道:
“东西我带走,我说到做到,另有一份酬劳。”
他从怀里又掏出一卷东西,全是各类票证,全是当下乡下人缺的东西。
“这里都是粮票肉票布票和工业票之类的东西,算是一点心意,大家伙分一分,以后过日子肯定用得着,有了这些东西,怎么也能让家里人松快松快。”
说着他将票证递给黄老铁。
黄老铁坚定的给他塞了回去:“你这干啥呢?什么酬劳、什么工钱?领导,你这话把我们老哥几个给说迷糊了,我们给你干啥了,你要给我们结算酬劳?”
老狗说道:“对,领导你次次来给拿好东西,这次也拿了好些东西,还给管饭叫俺哥几个吃肉吃到饱,我们不能管你要工钱了……”
“不是,老狗你昏头了?咱给领导干啥了?怎么还要工钱呢!”黄老铁厉声说道。
老狗愣住了。
旁边的哑巴明白黄老铁的意思,双手舞动的飞快,跟要结印似的。
老狗等人对视一眼,恍然大悟,然后纷纷笑起来:
“对对对,领导你这次就是来找俺哥几个叙旧呢,怎么还要给我们酬劳?”
“嘿嘿,领导我给你拜年啊,祝你新年顺风又顺水,祝你新年财源滚滚来。”
“哎呀,领导你先回去忙吧,俺哥们不送你啦……”
钱进听到这些话露出笑容。
黄老铁靠谱,这是个能靠得住的好同志。
他不再勉强,收起票证说道:“你们急着叫我走干什么?我这次来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呢。”
“你们几个现在都赶紧回家去用热水擦擦脸、擦擦身子,换一身干净衣裳,然后领着家里老人孩子媳妇,都给我进城!”
“老规矩,过年了,领导我请你们全家去城里转悠转悠,今年我怎么也得给你们家里人一人做一件新衣服。”
“哈哈,做新衣服啊?!”老狗下意识地揪了揪自己身上那件油光发亮的破棉袄。
他们几个人的棉袄都是一个样子,打了好几个补丁还露着棉絮。
“对,全体都有,一人一件新衣裳!”钱进大手一挥,“你们先回去拾掇,我先骑摩托车回去找车子来拉你们进城!”
黄老铁笑逐颜开:“好啊,那我们又得麻烦领导你了。”
钱进如今得到了更大的金屋,心情愉快:“都是自己人,说什么麻烦?”
“你们回家收拾,我先走一步。”
如今随着他的地位水涨船高,已经不必再回市里找车了。
他骑着摩托车去了通往城里的主干路,一会便碰到了有卡车到来。
钱进一看车牌是海滨市的,便挥手招呼卡车停下,跟司机拉起了关系。
几个人名一报,双方迅速联络上了,钱进给司机塞了两包烟又塞了两块钱,司机立马痛快的答应把一行人给捎进城里去。
黄老铁等人的老婆孩子、陈井底的哥哥嫂子一家,反正几大家老少都挤上了车。
他们几乎年年进城,如今再来到城里已经不像第一次那样惊慌失措了。
卡车直奔泰山路人民服装厂而去。
进入泰山路,路口广播喇叭里正播放着欢快的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几个穿着簇新带帽棉服、脸蛋冻得通红的孩子在路边跑闹。
钱进带几个人下车,找人把服装女工的一队队长王丽娟给叫了过来。
王丽娟开门,说道:“钱总队你先带朋友进去歇着,我这就把我们小组的人给叫过来。”
服装厂如今一切步入正轨。
里面塞满了缝纫机、裁剪台各类机器。
各种颜色、质地的布料堆满了巨大的柜台:深蓝、藏青色的化纤混纺卡其布、灰蓝色的中山装料“的卡”、印着小碎花或者方格图案的棉布、鲜艳的红旗呢、手感厚实的灯芯绒……
应有尽有!
无数布匹一排排码放得整整齐齐,颜色鲜艳得几乎刺眼!
偌大的厂房里,处处弥漫着崭新的布匹特有的气息。
老狗的媳妇摸了摸一面裁剪台,台子上放着裁布的大剪刀、画粉、尺子。
老狗赶紧拍媳妇的手臂:“别乱摸,这是什么地方?咱看光景就行了。”
老狗媳妇白了自家男人一眼,却是没有再伸手。
等到一组的女工到来,钱进给她们下命令:“来,给他们每人做一身新衣裳。”
“男的做大衣,女的做呢子,裤子用灯绒芯的,保暖为主……”
王丽娟拿出尺子准备量三维,同时说:“大衣和呢子做的慢,钱总队,你朋友们能等的了吗?”
“我看他们是农民吧?那穿大衣和呢子光好看不实用呀,要我说大人一律用厚实耐磨的深蓝色劳动布或者的卡做一身衣裤,男的做四个兜,女的做掐腰大袄。”
“孩子的衣服选好看的结实棉布或化纤料,款式不用讲究,结实合身就行!”
“这个女同志说的好。”黄老铁忙不迭的点头,“领导你弄一身大衣给俺哥几个,俺打铁的穿那做什么?还是劳动部四个兜好,体面又耐穿。”
陈井底的嫂子弱弱的补充说:“给孩子能不能做的大一点?孩子长得快……”
钱进说道:“行,那就按照小王你的计划来干。”
他又补充道:“对了,每人再加一顶棉帽子,一双棉手套!”
王丽娟手脚利落地扯下尺子,开始挨个给每个人仔细量肩宽、袖长、腰围、腿长:
“今天够呛了。”
钱进说道:“他们今晚在城里住下,明天能忙活出来就行,不着急。”
王丽娟说道:“那时间就很宽绰了,成,交给我们吧。”
黄老铁和老狗他们站在柜台外明亮的灯光下,局促不安地被几个姑娘摆弄着。
他们老脸囧的发紫,粗糙的大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黄老铁的媳妇低声问:“这怎么付钱、出布票?”
钱进笑:“这你们不用管了,这是咱自家的服装厂,我给你们出个材料费就行了。”
女工们已经忙活起来。
她们扯开巨大的卷布,沉重的裁布剪刀“咔嚓咔嚓”发出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声响,崭新的布料被迅速的一片片裁了下来。
王丽娟扯下布头子时用力一抖,展开一丈多的鲜亮布料,那新布摩擦抖开的“哗啦”声,在铁匠们的媳妇听来,简直太动听了。
这里,布料好多呀……
这城里头,生活可真好呀……
钱进抽空问了他们一句:“以后要是有机会来城里上班,你们来不来?”
众人顿时七嘴八舌:
“傻子才不来呢!”
“哎呀,那得是富贵命,俺家里没有这个命了。”
“大娃你好好念书,以后争取到城里来端上铁饭碗、吃上商品粮……”
钱进笑道:“用不着,你们等两年吧,过两年你们就能全搬进城里来了,我给你们安排工作。”
众人纷纷难以置信的看向他。
不是做梦吧!
钱进重复着说道:“你们什么都别管,先好好过日子,过两年我准把你们都安排进来。”
明白他意思的大人们顿时欣喜若狂。
他们再看向钱进,眼里全都是发自肺腑的感激与敬畏了。
尤其是几个了解钱进的铁匠。
他们还没喝酒已经晕晕乎乎。
自己能进城生活?
这件事,简直是一个光怪陆离又真实可靠的梦。
他们要询问细情,钱进笑道:“先不去考虑后面的事,各位师傅,其实这次我把你们叫进城里来还有点私事……”
他把突击队在昆仑山路办起了培训学校的事说出来,又把需要改造出一台铁锅炉的事告诉众人。
锅炉必须有。
否则他后面没法换上商城的先进锅炉来给学校供暖。